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教育部等十三部委共同主辦。是目前我國參賽面積最廣,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參賽人數最多的一項高校賽事.大賽自2015年創辦以來,累計有490萬名大學生、119萬個團隊參賽,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大中專以上院校,涉及了51個國家和地區。
我校自2016年第二屆開始參加比賽,共獲得省級銀獎(2016年第二屆)和省級銅獎(2017年第三屆)各一項。本屆大賽,為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賽的激情和創作的潛能,保障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取得優異的成績,校領導高度重視,各二級學院精心組織,為大賽保駕護航。
大賽啟動大會
大賽初期,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向各二級學院詳細地進行大賽精神、大賽任務、大賽規則等內容的傳達。并于5月15日召開了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大會暨專題報告會,王淵明校長、梁忠環副校長出席大會并做了重要講話。各二級學院領導,260余名教師、學生代表參加了大會。啟動儀式上,兩位校外專家做了專題報告。
培訓現場
5月22日,對各二級學院創新創業負責老師進行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相關培訓。5月31日,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組織了大賽賽前培訓,共有260名項目負責人參加了培訓。培訓會為參訓師生深入解讀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并就大賽策略、商業計劃書制作和路演技巧等做了詳細說明。
頒獎典禮
自5月15日網報開始之日起,為了保證項目質量,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組織專門人員,對網報項目商業計劃書等材料進行審核,不斷地提高項目質量,確保我校第五屆大賽實現項目數量和項目質量雙向提高。至報名截止日期,我校項目總數達到483項,達到了每千人30個項目,是上一屆報名項目數的三倍多,參賽人次達到了2564人,覆蓋率達到16.05%,順利反超,位居山東省民辦高校前列。
6月26日開始,校級決賽舉行,校級決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材料評審,第二個階段是現場賽。第一階段后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牽頭組織了一支項目打磨導師隊伍,對37個現場賽項目進行分工審核,并就項目商業計劃書和路演PPT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修改意見。經過一周的努力,所有現場賽項目商業計劃書和PPT都進行了修改,提高了質量。經過兩輪最終評定特等獎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和三等獎20項。
省賽啟動儀式
校賽結束后,根據省賽分配名額,我校共有10個項目進入省賽。在此期間,學校組織校內外專家多次模擬路演,就參賽項目商業計劃書、項目視頻和路演PPT進行不斷完善,進一步打磨項目,提高項目質量,增強項目競爭力。最終,經過省賽兩輪評選,我校共有4個項目獲得省級銅獎,創歷年獲獎項目數量之最。
獲獎項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