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業典型
          2019優秀創業學生-咸英豪
          發布時間:2020-05-25瀏覽量:8004

          從團隊出發,用態度走好創業旅程的每一步

          一、個人基本情況

          我是國際商學院17級會計專業的咸英豪,來自山東省臨沂市,現任志在必達團隊負責人、妙語青春文學工作室負責人及聯和作者、臨沂菜譜英雄助農項目主要負責人、聚德公益策劃部部長、國商學院創業學生負責人、青島老咸和朋友們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團隊的人喜歡喊我老咸,給自己貼標簽時,我也喜歡賦予自己創業者的角色,在校期間我組建團隊并創辦了迅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上鋪外賣以及妙語青春文學工作室,或許和創業天生結緣,執著于走上這條殘酷且值得探尋的道路,立志從小到大把一件事情做成,創造機遇,創造未來!

          二、創新創業基本情況

          (一)初入商場,一念成魔————迅尋的誕生

          17年剛剛踏入黃海的大門,因為很多方面的原因,軍訓時我就有強烈的退學欲望,并有很多次差點實現,最終學校優越的創新創業環境讓我決定以創業者的身份留在黃海,后來偶然參加了黃海網商杯創新創業大賽,對自己后來創業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

          比賽結束后,偶然的一次經歷,宿舍里有舍友不用的物品對我來說成了必需品,市場上的二手平臺也相對火熱,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和行業分析,通過各種途徑組建團隊、成立工作室,最終毅然決然的創辦了直至現在還服務近2000個黃海師生的迅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

          圖:團隊成員工作掠影

          平臺成立的初心是“物盡其用”,旨在建立一個正規化、透明化、更方便交易的校園閑置物品交易平臺。和市面上的二手物品交易app不同,我們利用本校優勢,通過師生關系輻射以及自媒體的運營,建立用戶關系網,提升交易概率,平臺業務包括閑置物品買賣、物品回收、以物易物、公益捐贈等,作為交易中介,我們即保證雙方利益的最大化,也保證了交易的安全性,交易成功后,我們為其提供免費上門回收及檢測服務,同時我們開設迅尋保險柜服務,為用戶提供假期等多元化場景下的物品存放服務,在學校的認同下,我們也經常舉行校園線下活動,利用線下活動綁定用戶的同時給用戶帶來更直接的服務體驗。

          經過幾次有效推廣,我們努力提升服務和業務,在電子設備維修等業務中具備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優勢,同時我們注重公益服務,在運營期間,我們共達成閑置物品交易800余次,以物易物600余次,用于公益捐贈的物品發往山東、貴州等地累計達到500余件,同時我們對接山東省內各大公益組織,參加山東、江蘇等地公益走訪活動30余次,我也因此成為了山東省臨沂市聚德公益的一員,并有幸擔任策劃部部長。

          圖:迅尋工作人員和山東聚德公益成員在下鄉扶貧走訪

          現在迅尋平臺已經成為黃海公益性平臺,免費為黃海師生持續提供相關服務,讓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加入到“節約”的隊伍中,讓節約之風在黃海盛行!我們為用戶提供服務且用戶享受我們服務的這個過程足矣讓我們感到幸運和滿足,一念成魔以后,帶來的是對創業的持續熱愛和追求。

          (二)發現痛點,成功轉型————我和我們,志在必達

          迅尋運營大約六個月的時候,我們遇到了第一個瓶頸期,用戶增長變緩,交易頻率變低, 同時用戶對平臺的依賴性明顯減弱,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想把平臺繼續做下去,要么改變模式,搭載新的平臺,完善原有業務,增加新的業務,要么就直接做成非營利形式的公益平臺,但創業維艱,我們只能選擇前者。

          2018年6月算是我創業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偶然得知朋友手里有個小項目,做校園綜合平臺,所有的框架和內容都是完整的,因為缺少運營團隊,便一直閑置著,利用這次機會我們利實現了迅尋的轉型,經過團隊共同的策劃,我們以迅尋為切入點,通過迅尋現有用戶獲客,業務以外賣為基點,涵蓋校園內快遞、娛樂等業務,當時我們給它的定義是——校園小美團。

          整整一年的時間我們是以外賣為載體的,因為安全隱患,大部分學校是不允許美團等平臺進入校園的,學生訂外賣的方式要么是電話聯系,要么是平臺下單商家配送,前者實在麻煩,后者往往配送時間太長,商家往往因為送餐顧不上店里的生意而得不償失。我們以配送為創新點,招募學生兼職,制定學生兼職保險政策和福利政策,為用戶帶來“配送到寢”的高度服務體驗,商家自愿入駐,學生可以申請注冊騎手,搶單賺錢,這樣很多問題就得到了最優化的解決,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大學生的在校兼職就業。根據后臺統計,我們幫扶的大學生創業就業人數達到300余人。除此之外,我們也給學校餐廳商戶增加了20%的營業額。

          18年國慶假期前,我們組建了一個三男三女的團隊,取名志在必達。

          圖:工作室一角掠影

          工作室迅速成立,針對不同工作設置了財務部、商家管理部、售后服務等6個部門,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時勢造英雄的運氣,但我們知道,在這件九死一生的事情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死而生。

          志在必達后來的發展中,我們的業務在求實學院、山科大、青理工、濟寧學院、臨沂大學等各大高校開花結果,黃海核心團隊人數達到14人,兼職配送人數達到200余人,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三)愛好所趨,妙語寫青春

          核心創業項目發展穩定,我也就有了更多時間尋找自己的熱愛,因為一直對寫作有極高的興趣,希望通過文字找到共鳴,所以創建了妙語青春文學工作室,閑暇之余我們會約一些和自己一樣愛好的朋友免費做寫作演講,和雜志社、公眾號作者等聯合發布一些正能量的文字文章。

          工作室成立至今,我們共收到投稿包括散文、小說、詩歌等體裁在內的600多篇文章,建立了自己的公眾號、美篇等線上創作平臺,對于公眾號等收到的文章贊賞收益累計15000余元全部通過百度公益透明捐贈給山區的學校學生,助力公益事業的發展。

          (四)賽出自我 創出奇跡

          有了創業和團隊和項目依托,我們也從18年起步入比賽之路,從學院到學校到市區到國賽,我們沒有放棄每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黃海網商杯、西海岸新區創新創業大賽、海鷗行動、互聯網+、黃海杯等,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三、創新創業歷程

          創業至今,無論是團隊建設、人員分工、項目管理,都在不時的刷新著自己對創業的看法,痛苦在過程中幫我們在正規了自己的浮躁和盲目樂觀,我們努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當然就有人接受這份服務,那份為別人提供價值的開心,還有因此而來的滿溢的存在感,成為我們創業初心中的一個注腳。

          回憶創業之旅,最讓我們擁有成就感、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有四個:團隊、用戶、創業中面臨的困難以及核心競爭力。

          (一)團隊

          圖:志在必達團隊成員

          從迅尋的5個人,到志在必達的14個人,兼職團隊300余人,不管是哪個年代的創業者,最重要的是有一個信念在做支撐,哪怕只讓一小部分人受益。

          我們的信念支撐就是團隊。

          團隊是核心,我們自始至終給成員灌輸責任,讓每一個人都敢于承擔責任,同時有明確的分工,在鏈條出現問題時能正確及時的認識自己的不足,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的團隊才會平穩的走到今天。其次就是榮譽感,只有因團隊榮譽自豪,才能服務于團隊。

          外賣剛開始時,沒有訂單我們自己下單自己吃,跑樓配送盡管累,我們仍因服務別人感到驕傲,那時候忙到下午一點才吃早飯,但坐在一起,一瓶礦泉水就能讓我們足夠幸福。

          其次就是團隊精神的培養,我們通過拓展活動等方式磨煉成員意志,無論是團隊成員還是兼職成員,我們都當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不讓任何人掉隊,也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和客戶擁護我們。

          圖:冬至“最長的夜”活動

          圖:分享總結會

          (二)用戶

          有多少用戶,取決于提供怎樣的服務,做迅尋時我們為用戶提供免費上門,同時公益環節給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完善的交易環節也讓用戶敢于交易,在外賣中,我們給商家提供了配送服務,給用戶帶來了配送到床前的體驗,讓我們有了更堅硬的壁壘。

          那時候我們會為了一個訂單高興好一陣子,不顧一切拼命送達,哪怕在推開門的那一刻除了贊賞還有嘲笑和鄙夷,被貼上外賣員的標簽,但因為是靠自己的雙手掙來的錢,所以滿足。

          因為我們持續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就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成為我們的高頻客戶,還有一部分客戶和我們成了朋友甚至加入了我們的團隊,這是我們最值得高興的。

          圖:來自用戶的禮物

          關于我們的第一個顧客,成為我們信心的源泉,那時平臺剛剛成立,沒有人知道我們是誰,沒有人知道我們在做什么,周末的第一個單來自一個學弟,我們都激動到控制不住自己,因為在那時的那種伴著喜悅的激動,讓我們久久不能忘,也因此我們有了足夠的信心,把這件事做下去,為更多的人帶來便利。

          除了學生,餐廳商家也是我們的客戶,面對一個個老板,從排斥到理解到主動申請入駐,我們讓越來越多的商家相信我們、支持我們,我們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利潤,這些積累起來的小事,在很大程度商提升了我們的交際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一)困難

          事易成則志存輕慢,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必須經過風吹雨打,萬物皆有裂痕,這樣光才能照進來。

          在我們的創業中,從團隊的建立到轉型再到一步步的運營,可謂處處皆難,做迅尋時我們為了一筆一塊錢交易額的訂單爬到虎山,自己掏郵費把公益項目做好,沒有客戶我們就自己充當客戶。做外賣時,我們自己點外賣提升銷量,讓商家信任我們,我們自己送餐,從1樓到7樓。

          說起我們遇到的最大的苦難,就是面對競爭者進入校園時的壓力。學校里出現了競爭者,盡管優勢不大,但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創業是一個眾樂樂不如獨樂樂的游戲,我們只有自己過了獨木橋,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為了打好這一戰,我們提升自己的服務,從包裝到配送,從補貼到活動,最終在半個月內我們把競爭對手趕出了校園,同時乘勢而上,趁機發力,有了更多的資源。

          我們始終相信幸福的前提一定是艱難的,人生不是取得什么而是經歷了什么,創業就是個不斷是錯的過程,途中我們矢志不渝,努力實現一點一滴的增量,忍受挫敗煎熬孤獨誤解嘲笑打擊,定能勝利,我和我的團隊哪怕在做一件小事,我們也覺得是彼此一起,在創造未來。

          (二)核心競爭力

          曾有很多人問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后來才明白,團隊、用戶和服務,都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但我們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拼命意識, 對于大部分家里沒拆遷沒背景沒關系沒積淀的普通人而言,每一個財務自由的神話背后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咬牙拼命。

          鯉躍龍門從來都是拼命的姿態,你想跳出小山村小縣城的家族命途,就必須要付出巨大的奮斗成本,這現實節奏,而太多人的上臺賭注,就是生命。我們不得不拼了命,才有可能跳出呱呱墜地時的原生階層,僅僅是有可能。

          (三)關于比賽

          對于我們來說,比賽的意義從來不是拿多少榮譽,而是通過比賽增長世面,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外界的競爭壓力,同時鍛煉自己的演講力、思維能力等,我們參加了無數次創業比賽,每一次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我們也在每一次比賽中結識了更多創業中的知己。

          圖:部分比賽照片

          四、創新創業成果

          (一)在創業實踐中:

          迅尋用于公益捐贈的物品發往山東、貴州等地累計達到500余件,同時我們對接山東省內各大公益組織,參加山東、江蘇等地公益走訪活動30余次,我也因此成為了山東省臨沂市聚德公益的一員。

          志在必達組建了一支14人的鐵軍隊伍,外賣業務為50余位商家用戶增收20%,為全校200余名兼職每月帶來700余元收入,幫扶大學生創業100余人,為5所高校餐廳提供持續服務。

          妙語青春工作室累計15000余元全部通過百度公益透明捐贈給山區的學生,助力公益事業的發展。

          (二)在創業比賽中:

          2018年7月,第四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校賽三等獎

          2018年9月,黃海杯西海岸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2018年12月,青島市海鷗行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一等獎

          2019年1月,海鷗行動創新創業大賽市賽銀獎

          2019年3月,青島市“創現在,贏未來”創業大賽一等獎

          2019年7月,第五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校賽三等獎

          圖:部分證書圖片

          五、寫給每一個創業者

          我們從最初的時候帶著愿景開始,一路上把想做的一一嘗試和挑戰,也在挑戰中實現了最初愿景,同時幫助了一些人實現了當時的經濟自由甚至生活獨立,我們希望能持續的把這件事做到更好,同時有新的愿景等著我們完成。希望有人能和我們一樣帶著愿景去做自己想的事。

          大部分人在決定做這件事的時候僅僅是帶著目的去的,目的和愿景不同,目的是賺多少錢,愿景則是實現多少價值,當然愿景里一定是有目的的。我們當時的喜悅更多來自于有多少用戶被我們服務,而不是平臺有多少流水。

          最后真心的告訴弟弟妹妹們:“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到底是你們的,希望你們在賺錢還不是那么重要的年紀,收獲友情、能力、夢想以及對一件事持續的熱愛。”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