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業典型
          青島黃海學院2019優秀創業導師-張延軍
          發布時間:2020-10-19瀏覽量:10264

          在“校企合作,學科融合”的背景下,自2017年至今,張延軍老師一直踐行實踐教學、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的理念,探索切合我校商貿類學生實際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和形式。2019年初,受梁忠環校長先進辦學思想的影響,孫守強院長的啟發,在譚春波院長的積極協調和鼎力支持下,和教研室陳公行主任密切配合,與青島興晟合集團達成合作,由公司投入基礎建設資金,建設成立了“營銷創新工作室”。

          一.率先垂范引效應,示范引領創特色

          自2019年4月營銷創新工作室投入使用以來,作為工作室負責人,張老師深知工作室的建成只是為廣大師生的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提供了空間,而要真正發揮工作室的功能,實現培育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人才,一方面需要組建業務能力強、具有實干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要與行業內的優質企業和龍頭企業建立深入合作的關系,引進一些高質量、富有活力的朝陽項目。只有這樣才能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師資以及資源基礎。為此,教研室陳公行主任召開了專門會議,選舉出了五位專業教師入住工作室指導創業團隊,張老師擔任工作室負責人,工作室教師團隊日常工作實行負責人統領,團隊成員分工協作的原則,建立健全專門委員會負責對引進企業和項目進行審核決議,對于企業和項目引進實行“工作室全體成員參與,委員會決策”的原則,對引進的所有項目堅持“三個必須”原則:“企業項目必須合理合法,必須對學生專業發展有利,必須保護學生利益”。為了激發教師隊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張老師常常利用休息時間或周末深入到企業進行洽談,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洽談,最終和蒙牛集團建立了合作關系,增強了老師們的信心,激發了老師們的動力。老師們開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利用各種關系尋找優質的企業資源,到目前為止已與十余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引進項目十余個,其中2019年分別與蒙牛集團、青島瑯琊臺集團、青島邦凈化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進橫向課題三項,課題總金額達二十余萬元。這一年來,通過工作室的運營項目,我們培育五支創業隊伍,人數達80余人,覆蓋到我校四個學院八個專業。學生團隊在鍛煉滋生能力的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工作室創新創業項目的不斷增多,創業團隊數量的不斷增加,引起了校內外各級領導的重視,也吸引了一些知名企業和高校的領導的眼球。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營銷創新工作室共接待政府、企業、高校的領導前來參觀指導40余次,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經過一年的努力,帶領營銷創新工作室的老師們為工作室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使營銷創新工作室開始閃耀黃海。

          二.孵化創新創業團隊,培育創新創業思想

          在創新創業工作中,創業指導教師培育學生,不只是將一個學生培育成一個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將所有學生都培育成具有創業思維的個體。工作室建立以后,張老師本著率先垂范的思想組建了第一支創業團隊-蒙牛團隊。萬事開頭難,在蒙牛團隊創建初期在人員組成、團隊管理、運營方式等方面都遇到不小的困難。最大的困難是一些有創業想法的同學擔心自己在創業過程中在經濟受損失,在學業上受影響。為此張老師專門把這些同學集合起來,一方面給他們解讀當前各級政府以及我校提倡的“校企融合,學科融合”號召,讓同學們明白創業不但不會影響他們的學業,反而會對他們的專業知識運用能力、綜合素養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對他們今后的擇業和就業都會產生深刻影響。另一方面,給同學們解讀了在工作室創業的主要目的和方式,在運作方式上采取“學生無資金風險、導師搭建平臺、企業免費鋪貨,團隊定期結算”的運作方式,任何團隊的任何同學無創業資金風險;最主要目的是培養大家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人際溝通能力、商務談判能力和團隊管理能力。通過召開會議,扭轉了同學們對創新創業的思想意識,激發了他們的創業熱情,報名人數不斷增加,輻射的專業和學院越來越多。

          在創業的道路上,對培育的團隊要適時放手,采取“導師宏觀掌控,團隊自主管理”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同學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團隊管理能力。蒙牛團隊開展運營一段時間之后,張老師引導他們團隊推選出了一位主要負責人和幾位核心成員,組成“管理委員會”,把團隊日常運營管理的權利給他們,張老師主要掌控團隊在運作方式上不要違反校企雙方的規定。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團隊走上了“公司化運營,分級管理”的模式,團隊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并且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青島黃海學院蒙牛團隊,是蒙牛集團校企合作的典范,多次成為山東大區會議及各地方區域會議的主要舉例內容,被蒙牛集團山東大區的各級領導所贊揚,更是在2019年迎來了蒙牛集團山東大區行銷經理、人事部經理等一新領導專門在我校舉辦校園招聘會,在會上對蒙牛團隊的成員提出了贊揚,并欽點一些帥才。隨著蒙牛團隊的成功培育,相繼又組建了智能信報箱團隊、跨境電商團隊、快消品團隊、瑯琊臺團隊等,這些團隊均已走上了自主化運營,規范化管理的道路,團隊成員不僅提升了創新創業能力,更為關鍵的是他們增強了創新創業的意識。培育這些團隊雖然很辛苦,但是,是積累了一些團隊培育經驗,為今后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引進橫向課題,帶動全校參與

          為了培育學生的參賽意識,激發師生的參賽熱情,經過和市場營銷教研室陳公行主任探討,決定引進一些優質的橫向課題,帶動師生共同參與。利用暑假和周末的時間多次深入企業調研、溝通交流、探討橫向課題合作,最終相繼和青島邦潔凈化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恒豐偉業商貿有限公司、青島瑯琊臺集團公司簽訂了三項橫向課題的合作項目,企業共提供項目經費二十余萬元。其中與青島恒豐偉業商貿有限公司、青島瑯琊臺集團公司合作的橫向課題以大賽的形式展開,由陳公行主任和張延軍老師分別擔任兩個大賽的執行主任,項目簽訂以后,以開放的心態歡迎全校各學院的師生共同參與,為了使大家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兩個大賽,在創新創業學院領導的支持指導下,首先和各學院負責創新創業的老師進行了了兩場座談會,商討了大賽的有關事宜,犧牲晚自習和其他空閑時間深入到各二級學院學生之中進行宣講,讓學生更深入、更清晰的了解大賽的形式、性質、辦法和意義,通過宣講激發了同學們參賽和創業的熱情,兩個大賽共組建170多支隊伍,2000余名同學,覆蓋到我校所有學院,十幾個專業,產生了較強的輻射效應。為了保證大賽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方面組建了大賽組委會,進行了詳細的分工,由執行主任全盤負責,各部門各司既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另一方面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公開透明的制度。經過2019年12月-1月階段性的比賽,兩個大賽都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績,受到了校領導和企業領導的大加贊賞。

          圖一 :橫向課題項目組揭牌儀式

          四.努力耕作,小有收獲

          自從負責營銷創新工作室的工作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推陳出新,事必躬親,真正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果。

          1.樹立了營銷創新工作室的良好形象

          一年以來,帶領營銷創新工作室的廣大師生勇于創新,銳意進取,奮力拼搏,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培育了一批應用型人才,產生了良好的口碑效應,同時贏得了校領導以及政府和企業領導的好評。據不完全統計營銷創新工作室建立一年來,接待國家、省、市、區級領導,以及濰坊醫學院、青島大學、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理工大學等國辦院校領導、不同企業參觀指導已四十余次。其運作方式和育人模式均受到政府、其他院校及企業領導的認可和贊賞。

          2.培育了幾支創業隊伍,激發了同學們的創業熱情

          一年以來,努力在創新創業領域深挖細耕,精心指導,耐心育人,共培育出蒙牛團隊、智能信報箱團隊、瑯琊臺團隊等幾支創業隊伍,培育了同學們的創業意識,激發了同學們的創業熱情,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今后的就業、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引入了三項課題,組織了兩個大賽

          一年以來,深知身為營銷創新工作室負責人,不僅要培育工作室團隊的創新創業意識、參賽意識,而且有責任和義務帶動全校其他學院和專業同學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參賽意識,從而為在全校范圍內塑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貢獻一份力量。為此,經過不懈的努力2019年和市場營銷教研室陳公行主任引進橫向課題三項,其中我擔任“愛我中華·瑯琊臺杯”營銷大賽研究和青島邦潔科技智能信報箱市場推廣研究兩項課題的主持人。為帶動其他專業同學參賽,“愛我中華·瑯琊臺杯”營銷大賽和陳公行主任主持的“蒙牛杯”乳制品大賽同時在我校展開,最終帶動我校2000余名師生共同參與,產生了較好的輻射效應。

          4.指導大賽,喜獲佳績

          一年以來,在做好工作室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省、市的各項大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中,指導2016級市場營銷本科班趙莉、張運方、劉馨越、趙旭霞和王安琪同學社科獎第十屆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喜獲單項賽二等獎;指導2016級市場營銷本科1班秦鵬潔、趙莉、張運方同學參加山東高校首屆輕創業大賽,一路過關斬將,從100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總決賽第四名,學生團隊獲得12000元助創資金,張老師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圖二:張延軍老師被評為輕創賽“優秀指導教師”

          5.拓寬了就業渠道,優化了就業平臺

          一年以來,張老師和陳公行主任經常利用周末時間深入企業調查,了解企業需求,尋求校企合作的平臺。通過交流,企業非常認可我們的人才培養方式,更是對工作室項目的運營方式大加贊賞,部分大型企業領導親自蒞臨營銷創新工作室參觀指導,并提出了用人需求。360、阿里零售、魯南制藥、山東開創集團、康大集團、清大德人通等大型企業均已提出合作培養人才的需求,蒙牛集團和瑯琊臺集團均已向我校優秀畢業生拋出橄欖枝。

          五.總結工作,略有心得

          創業指導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在于兩方面:培育學生、培育項目。所謂的培育學生,不只是將一個學生培育成一個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將所有學生都培育成具有創業思維的個體。所謂培育項目,也不只是培育一個各級賽事的獲獎作品,更重要的是培育更多能創造社會效益的項目。創業指導教師必須從培育學生、培育項目兩個層面著手,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進工作方法,才能在創新創業潮流中發揮“學生引路人”的重要作用。培育學生方面要做到“兩個融合”。

          1.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

          創業教育中,要關注培育全體學生的創業素養,而不能僅僅著眼于創新創業參賽選手。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會創業,但是,走出學校的每位學生都應該具有創業思維,創新創業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創造能力基礎。

          2.參賽強化與職業生涯規劃相融合

          在團隊培育過程中,教師需要找到每位學生的亮點、興趣點和不足之處,有針對性的培育學生,切不可搞一刀切。

          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勇于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奮力拼搏,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培育了一批應用型人才。在今后前進的道路上,以鳳凰涅槃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做好、做大、做強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工作,為我校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六.展望未來,砥礪前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張老師絲毫沒有懈怠,也不敢懈怠,他深知后面的路還很長。成績和榮譽都屬于過去,未來充滿了挑戰和機遇。在今后的創新創業教學工作中,張老師牢記陳部長提出的“四個回歸”的思想,堅持我校“開放協同、跨界融合”的育人理念,踐行“知行合一”的校訓,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真正發揮好創業導師的作用,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創新創業研究工作,為學生尋找更多的鍛煉機會和平臺,進一步利用這些平臺提升老師和同學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創越思維,助推我校同學的創新創業項目如同雨后春筍紛紛破土而出。在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征途上用奉獻譜寫青春用責任鑄就事業,堅信“癡心一片終不悔,只為桃李競相開”,只要辛勤耕耘,揮灑汗水,一定能做一名優秀的創新創業導師,讓桃李香滿天下!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