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紀立規,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立規矩、懂規矩、用規矩、守規矩,規矩立院。講團結,講大局,善于溝通。說的算,定個干,不達目的不算完,讓執行力落地生根。要么別干,干要像干的,干就干出個樣子來。自動自發,工作融入生命,有生機,有活力,有精神頭,眼里有活,積極主動有創造力。有因有果,有始有終,工作實行辦結復命制。嚴明教學紀律、辦公紀律、開會紀律、財經紀律。嚴明政治紀律、政治底線、道德底線,加強對入駐企業、學生紀律要求。違紀違規要問責。
二、開放協同,強化大對接、大實踐、大商科育人特色
1.構建“大對接”的人才培養機制
樹立開放協同的辦學理念,專業鏈對接地方產業鏈,使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深深地扎根于青島西海岸的沃土中,大手筆書寫“服務藍色經濟”的大文章。在人才培養、職工培訓、技術研發等方面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不和土豪做朋友,而要和小伙伴們抱團取暖,只有地位平等才有可能確保交易平等。選擇行業大佬看不起、看不上的垂直細分市場,聚精會神、埋頭苦干、潛心積累,與行業企業聯合成立培養班,以企業真實電子商務運營項目為載體,合力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本科生要匹配到企業,提高利用“企業工坊”的利用率。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務必使實踐性課題,要有企業的指導教師。
2.搭建院園合一校企協同的大實踐平臺
聚焦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技術等專業方向,完善“院園合一”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深化“企業工坊”的校企合作模式,開創“產業+學業”的產教辦學模式,形成“課程與行業融合、學習與創業一體、素質與能力同步”的辦學特色,建立“培訓基地+研究所”的社會服務模式,形成集“專業教學、職業培訓、創新創業”三位于一體的特色學院。
3.建設大商科共享的實驗室
建設儀器設備先進、資源共享、管理規范、高效運行、開放服務的大商科實驗教學環境,實驗室要服務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物流管理、財務管理等大商科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本科教育實驗課開出率要達100%,可以在學期當中停課進行綜合實踐,務必落實實踐教學任務。
4.搭建科技競賽平臺
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如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中國大學生明日網商挑戰賽、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商業信息化創新創業競賽、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品牌策劃競賽、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流通業經營模擬競賽、全國管理決策模擬大賽、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全國大學網商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商務英語實踐大賽、ERP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全國大學生外貿跟單技能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Java程序設計大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等。
三、推進創客空間建設,為創新創業搭建平臺
依托“大學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做實“黃海e代人創客空間”,以創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為契機加快建設,把創客空間建成創新之園、創業之地、創客之家。
發揮創客學院協調服務功能,支持各二級學院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創新創業活動,推動形成“一學院一特色一品牌”的創新創業氛圍。利用校友資源,引入社會資金,設立創新創業專項資金,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支持。
組織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組織學生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網絡虛擬運營創業專項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各級各類高水平競賽,培育選樹一批創新創業先進典型。
走出去,考察學習創客空間創建管理經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啟發,合作交流,尋求突破創新之道。
開展創業孵化項目展示活動、創業訓練營、創業門診等特色活動,每學年面向全校學生舉行1項創新創業活動,將科研訓練與課程設計、專業實踐、畢業設計相結合,實現創新訓練與學科競賽有效對接。積極開展公益廣告大賽、微電影(視頻)、LOGO設計大賽。
堅持孵化平臺對外開放,鼓勵員工創新創業;精選創新創業項目,為創新創業團隊提供培訓服務和指導。制定關于鼓勵內部創新創業的制度和方法。注重精神獎勵,如以師生的名字命名的創新孵化項目等。
實施“互聯網+文化產業”行動,創省級“互聯網+文化產業”人才實訓基地和眾創空間發展計劃。文化電商培育行動,積極發展文化電子商務平臺,利用互聯網開展文化產品交易支付。
四、以成果為導向,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樹立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理念,推進三個一工程,即每學期每位教師要精讀一本書(寫一份讀書報告,讓經典閱讀成為習慣——精英班學生要求開展讀書活動),上好一門課(大綱、ppt或教案、試題)、發表一篇文(寫一篇教學論文或科研論文或教育案例或教學反思)。
實施教師雙師計劃,搭建雙師教師成長平臺。教師學起來,考取各種職業資格證書;教師動起來,走進企業掛職鍛煉;做起來,進行發明創造,申請發明專利。2017年前中級職稱及以下教師都要獲得雙師資格。
實施教師雙語計劃,提高教師雙語教學能力,開發雙語授課教材。開展微課程制作培訓,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
實施教師學術科研能力提升計劃,提高教師研究能力。鼓勵教師帶項目,做課題。重視科研項目申報與科研過程管理。2016年繼續申報電子商務專項研究項目,關鍵是將課題落地,出標志性成果。尤其是應用型成果的展示,如教師自己的發明專利、指導學生學科技能競賽獲獎、教師教學競賽、全國外語微課大賽、信息化教學大賽、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論文評選等。
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適時引進教授、副教授、博士。
國際電子商務學院2016年教師崗位需求計劃

五、立足學生發展,推進教學改革
1.推進高效課堂教育改革,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
2.發動學生,讓學生帶著項目鍛煉成長。力爭2016年在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
3.從2016年3月起,要求每個學生開設網店,提高學生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溝通能力。
4.教育的互聯網化、產品化、電商化改造。自己開發程序,搭建平臺。選取某幾門課程將微課視頻、試題、課件、素材等課程資源上傳到網站平臺,實現各類課程教案、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計劃、實驗安排、學習資源等在線發布、查詢、瀏覽和更新,同時將網上答疑、師生交流和專題討論等記錄保存在平臺。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教學新模式”。
5.在某些課程中嘗試廢除紙質教材,嘗試推廣數字(電子)教材。
6.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利用在線開放課程探索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方式改革。
7.開發移動終端學習軟件,開展移動式學習,利用手機等終端設備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8.立項建設信息化課程,促進信息技術與本科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9.籌備申報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開展展優質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資源庫建設。
10.開展6分鐘的在線課程,由計算機教師進行MOOC建設與推廣工作。
六、服務學風建設,拓展學生工作
1.安全是天,生命至尊,警鐘長鳴,齊抓共管,堅持不懈,確保平安學院建設。
2.畢業班的班主任和就業指導教師要全力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真心實意為學生步入職場生涯做好服務。
3.抓一日常規和學生養成教育,宿舍管理、衛生、教學秩序維護和獎助貸等學生服務的常態化。
4.學習是場域,是氛圍與環境,抓考勤,抓課堂秩序,抓考風考紀,抓工作作風和教風促學風。
5.立德樹人,提升素質。通過黨團的建設,抓德育實踐和文化育人平臺建設。將學雷鋒活動常態化,讓雷鋒精神融入學生頭腦。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的國學普及活動。
6.很抓學生活動。班主任要抓學生創業活動、科技競賽、社團活動,學生公益創業團隊、電子商務知識競賽報名活動,指導學生開展征文大賽、主題演講、主題攝影、微電影創作大賽、網絡文化和書信文化活動,參加“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和“全國高校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參加山東省文化創意和廣告設計大賽等活動。實施創業、技能大賽、證書、特長等學分替代制度。
任何一項工作都是一項系統,教育、教學、管理、服務需要全體教師的共同參與,任何一項工作都是全人格參與的過程,教師用全人格教書育人,人格需要人格的教育、感情需要感情的投入、智慧需要智慧的啟迪……不管學生聽懂與否,但指導哪個教師教的好;不管學生表現如何,但知道哪位教師對教學、對班級工作、對學生的投入與付出。
七、以評促建,加強教學基本建設,
1.對照本科合格評估指標,摸清家底,有針對性地開展本科合格評估評建工作。
2.輔導員必須具有本科必須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任課教師、教研室主任必須具備中級以上職稱和碩士以上學位。加大專職副高以上職稱教師聘任力度,持續長期聘任副高以上兼職教師。
3.做好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選題、開題、指導、中期檢查、答辯、優秀論文評選等工作。做好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學位授予權申報、畢業資格預審、畢業典禮籌備、本科考研輔導等工作。
4.成立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教學督導委員會、學生教學信息員,建立校院教研室三級聯手、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管理與監控網絡。開展第三方教學評價。
5.《青島黃海學院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工作責任狀》中明確指出:“實行責任追究制,對評建工作不履職責者或嚴重影響學校評估結果者,追究當事人和領導的責任。”
6.進行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和特色專業建設,務必落實20個核心材料:
1)十三五本科專業發展規劃
2)本科專業調研報告
3)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4)本科專業每門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標準)
5)教學資源
6)課程實施(教學)過程材料與質量監控材料
7)試卷
8)畢業論文
9)典型案例
10)媒體宣傳
11)學生作品、學科專業技能大賽
12)專業教師名冊
13)教師教科研論文集(成果集)
14)專業教師培訓統計(雙師技能和教學業務培訓)
15)專業設備清單
16)校本教材,重點專業要有特色校本教材。
17)制度匯編
18)微視頻
19)黃海就業創業故事
20)佐證材料所有材料都要見光,進行上網,進行電商化改造。
八、材料整理的標準:規范與示范
1)文字規范
①語言通順,文字精煉;②排版規范。
2)結構完整
具備基本要素。
3)沒有錯誤
①沒有專業性錯誤。②沒有違反上級規定的內容。
4)示范引領
具有先進性、前瞻性、創新型,體現教育改革發展方向。
九、定位高端,專注精進,開展優質化教育
“2016年教育主題詞是質量。”“當前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的,是要切實增強質量意識。”
1.精英班只能辦好不能辦差,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堅持“雙語教學、產教融合、小灶小炒”之路。
2.2016年精英班招生能否成功,決定著我們向質量轉型能否成功。這個轉型關鍵是教師的轉型。
3.深化與山東網商集團的合作,完善辦學條件,改善課堂配置。
十、加強學院內部管理和治理,整合資源做好保障服務
1.每周一下午召開學管、教務、黨團、研究所、教研室負責人參加的聯席會議,加強信息溝通、共享,強化集體議事和決策。
2.完善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教學督導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等各委員會制度,特別重視發揮、教學工作委員會等職能;
3.建立每周五下午例會制度。進行業務學習,讀書交流,統一思想,工作安排。
4.重實發揮學院工會職能,營造健康和諧發展氛圍。
總之,以師生為本,協同創新,開放共贏,實施頭腦風暴,找蟲洞點,搭建平臺,干事創業,突破思維障礙,有想法就干,遇到問題就學。營造學習、工作、干事創業的場域,打造速度制勝的核心競爭力,以火箭的速度應對蝸牛的世界,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不一樣的速度,不一樣的感受,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空間”,齊心協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016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