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背景: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推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在創新創業教育下繪畫專業專業工作室教學改革新模式。結合創新創業教育和繪畫專業的教學實戰經驗,對繪畫專業進行教學創新改革,解決了繪畫專業學生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兩者之間聯系不緊密的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的繪畫專業專業教學都推行了工作室教學,有的實行了第二課堂工作室教學,有的整個專業推行全面工作室教學。工作室教學模式擺脫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工作室教學有別于大學課堂的教學場所,重在強調創新的教學理念,將專業理論知識傳授、設計實踐訓練、綜合應用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工作室教師提倡“師父—徒弟”模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開展較強的教學活動,實現“傳幫帶”的教學理念,以小班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工作室教學比傳統教學更具教學效果,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的現象。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繪畫專業畢業學生只了解專業的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較弱,創新創業創效能力比較缺乏和薄弱,這類現象的產生與教師教育教學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大部分教師具有的企業項目經驗較少,實際的創新應對能力不足。同時,大部分高校的專業師資隊伍不都多元化,繪畫專業是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師資隊伍需要具有機械背景的教師和設計背景的教師。而且,繪畫專業專業教學理念不夠具有前瞻性,隨著社會的發展,設計思維和軟件技術也不斷向前發展,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設計創新思維。
針對于創新創業工作室環境下各類問題,取之長補之短,繪畫系與創業學生成立青島優創公館科技傳媒有限公司,簡稱優創,各類項目以繪畫系為專業技術依托,以各類資源設計公司為保障,繪畫系于健主任為指導老師,開展設計、攝影燈衍生服務項目。通過對創業學生有計劃地篩選,有針對性的培養,以寬范圍有重點的理論學習為基礎,參加專業相關的各類大賽為支撐,通過工作室的真實項目來融合,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圖1:青島優創公館科技傳媒有限公司營業執照


圖2:與青島黃海學院品牌宣傳部共同打造“黃海文創”系列產品

圖3:建黨百年推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系列紅色文創產品

圖4:工作室指導老師于健老師帶領工作室成員與名家交流
工作室師資建設中不僅要求具有專業知識極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同時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創新實踐能力。由于繪畫專業的工作室教學理念要有實踐性、藝術性、社會性以及前瞻性,從而要求教師的綜合能力較高。因此,需要加強師資隊伍創新實踐能力的建設,重視教師自身的能力提升。教師師資隊伍要求來源多元化,繪畫專業是交叉性極強的專業,要求具有機械工程方面的教師以及設計方面的專業老師。要求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較強,則要不斷地對工作室教師進行進修培訓,作為專業老師需要不斷學習前瞻性的理念和科學技術,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同時,盡量鼓勵工作室教師以技術顧問形式在企業掛職,在滿足提高師資隊伍的創新實踐能力的前提下,也為校企合作提供有利條件,為后面承接企業橫向項目作為課程訓練課題打下基礎。此外,工作室采用雙師型教學,以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結合教學,將引入企業設計人員作為第二指導教師參與教學,將企業實際項目帶到課堂,讓學生更加切身接觸到落地項目。在教學過程中,企業導師可以從企業的角度分析如何對待項目實際問題的發展、設計過程中的直接痛點以及如何快速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更重要是則將自己的從業豐富經驗傳授給工作室學生,從而更高效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圖5:工作室環境
工作室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在工作室指導老師的指導下以項目式驅動教學為主要授課模式,以企業項目和賽事為主要訓練課程課題,打破傳統的授課模式,訓練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設計課程中著重訓練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訓練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多采用案例課題協同教學的新方法,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同時增加企業導師講授和點評環節,企業導師可以線上指導教學,在課程考核答辯驗收時,可邀請企業的設計人員參與答辯點評。在此過程中,由于有企業設計師的參與互動,讓學生更加了解行業的發展狀態技術革新以及未來走向,加深學生對該課程的正確認識與理解。將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點應用于實際的產品中,從而實現深入淺出的教學效果。通過工作室項目式教學,將課程與項目緊密結合,以設計項目帶動專業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設計能力,強化學生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不僅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增加創新創業內容,在課后訓練中也注重創新創業知識的培養。在課堂中培養創新創業知識,例如繪畫專業發展,行業的創新服務、相關產業透析、創業融資規劃、創業前景分析等;在課外實踐教學中也要注重創新創業的指導,課后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的互聯網+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指導學生參加企業賽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技訓練項目,參加競賽活動。由于工作室有固定的教學場地、模型制作空間、固定的指導教師,工作室提供較好的實現學生課外實踐環節參與的平臺,有利于學生開展各類課外項目和賽事。同時,工作室團隊年級人員可以自由組隊,可實行“大四—大三—大二”高低年級團隊組合參與賽事,綜合各個年級的專業知識,快速實現傳幫帶的教學手段,有效地快速實現學生自學能力和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同時,工作室教師常常舉辦工作坊、學術活動、論壇交流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擴充學生的創新空間。通過增加實踐環節創新訓練,幫助學生擴展知識面,建立健全創新創業知識體系,發展學生創新思維。
圖6:第八屆INCN中國創業者大會頒獎現場留影
條件保障:
集中智慧構建長效機制,實現育人常態化。
校企(工作室)雙方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才協同培養協議,通過明確雙方責權利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保障,構建長效機制。協議中需要就以下內容加以明確,包括雙方的責任和權利,溝通協商機制,實踐教學的內容、師資安排,組織機構的建立、經費落實問題。
建立校企(工作室)合作管理委員會,制定定期溝通協調機制,包括雙方高層溝通協商機制,并定期召開會議如座談會和研討會,對于合作期間產生的分歧和沖突,應該及時討論和解決,相互尊重,互相協商,對對方在工作分配上提出的改進意見做出考慮,平衡雙方利益需求;雙方人員互相走訪調查,對各大重要改革事項、政策調整、人事變動等進行通報,確保雙方合作進程行進在正軌上;
建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依據企業需求的變化,提出專業設置與調整方案,逐步拉近市場需求與課程設置的距離,縮短學生適應工程技術崗位工作需求的時間;
加強合作過程監督。從教學檢查、制度落實等方面入手,成立第三方監督評價機構,加強對校企(工作室)合作協議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不斷推進校企(工作室)合作可持續發展。
建立有效的考核與激勵制度。定期對全部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教師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其崗位津貼,職評掛鉤。定期評選優秀教師、團隊,實行激勵制度,舉行優秀教學講義評選活動,著力培養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授課能力,提高整體師資水平,增強辦學軟實力。
建立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對于合作過程的合作成果、學生實習情況、導師指導情況進行評價和反饋,保障校企(工作室)合作育人活動有效開展。
實施成效:
工作室品牌價值最大的子項目“黃海文創”在青島黃海學院建校25周年前夕入選青島西海岸新區青年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并給予5000元“同心基金”創業補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系列文創產品被多家政企單位采購定為“光榮在黨50年”勛章頒發的隨附禮品

圖7:青島西海岸新區“青鳥計劃 同心基金”頒發現場
工作室受邀參與由華為和夢網科技組織的華為服務號城市運營商招募大會,在激烈的競爭及公司實力評估中,青島優創公館科技傳媒有限公司擬定為青島市黃島區華為服務號城市運營商考察對象之一。

圖8:華為服務號城市運營商大會現場
2021年工作室成功入庫2021年第三批科技型中小企業。

圖9:成果入庫2021年第三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公示
思考與體會: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相融合是國家戰略的需要,是高校專業發展的需要,是繪畫專業專業培養學生的重要途徑。通過分析目前繪畫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在繪畫專業專業工作室教學中的改革模式,提出在高校繪畫專業專業課程教學中融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創新改革新模式,從而增強繪畫專業專業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實踐能力,為推動高校教育綜合改革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