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在我國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發展”位列首位。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除此之外,他在地方考察的不同場合中,也反復強調創新的重要性。高校聚集了人才等要素,是創新的引領者。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進一步落地,創業教育工作已成為當今高校教育中的一項必修課程,是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為國家輸送高質量人才的有力措施。高校教師應主動成為學生創新創業的鼓勵者、支持者、陪伴者和服務者,構建師生創新創業發展的共同體。
一、 創新創業工作開展的情況概述
創新創業工作是學院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我組建了學院的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教師參加創新創業工作的專題學習,營造敢闖會創的學院氛圍;搭建了“學業導師+輔導員”的雙導師隊伍,把創新創業工作的業績納入到對教師的綜合評價中。除從宣傳教育上抓全員覆蓋外,注重抓師生中關鍵少數,發揮他們領頭羊、帶頭兵的作用,以課堂教學改革、課程改革、基層教學組織創新等典型案例的形式推廣其創新的成果,以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專業創新活動、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推動教師指導下學生為主導的創新創業工作格局。
推進學習全過程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從2017年以來,我成立了“未來幼兒教育工作者成長”工作室。工作室主要服務對象學前教育本科專業學生,兼顧專科層次學前教育、早期教育專業的學生。工作室下設多個學生團隊。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團隊的建設,作為團隊主要負責人的學生會依據創新創業的領域、自己的興趣愛好、團隊成員的特點推進團隊工作的開展。此外工作室的建立會與課堂教學結合,把團隊建立在課程上、課堂上。

圍繞幼兒教師發展、助力3—6歲兒童的健康發展,“未來幼兒教育工作者成長”工作室。采取線上與線下結合、集體研討與個體研討結合、課堂學習與課下學習結合的工作方式來開展師生創新創業工作。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指導三組學生參加了第七屆山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指導學生參加的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項目5項,分別是“繪本與虛擬現實技術融合的互動新閱讀”、“3-6歲兒童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實施路徑研究”、“海洋文化下幼兒園環境創設風格對幼兒認知發展研究”、“幼兒教師素養能力提升路徑與新媒體平臺的多元融合”、“3-6歲兒童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實施路徑研究”;指導學生參加了學校第六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2017年學校本科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評選活動、第十六屆、第十七屆和十八屆當代杯全國幼兒教師職業技能大賽以及第七屆中國幼兒教師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二、創新創業工作一直在路上
(一)堅持“五學”,為創新創業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堅持“五學”,分別是:第一,要學習黨的知識、理論、方針、政策,領會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開展此項工作的各類精神,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明確要求,提高創新創業工作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增強創新創業工作的全局思想,提高指導工作的政治性。第二,要持續關注專業的發展,深入學習專業領域的前沿知識,把握專業發展最新動態,捕捉創新創業的主題,提高指導工作的專業性。第三,要繼續學習其他領域的常識性知識,例如營銷、財務等,提高指導工作的全面性。第四,要不斷地深入了解被指導學生的狀況,包括近期的思想動態、專業學習、項目的進展等,提高指導工作的針對性。第五,創新創業類項目眾多,既有一致性也有多樣性,因此指導教師要不斷去學習各類項目的實施要求和評價標準,提高指導工作的有效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也在指導學生的工作中獲得全面發展。


(二)在課堂上、課程上抓創新創業團隊的建設
創新創業的“點子”和團隊并不是學生一蹴而就得到的。學生們需要在日常工作、學習中去關注、去思考、去總結、去提煉。在深化本科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指導教師要主動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開展課程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更加突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成果導向,使更多地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的意識。指導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精心設計各環節的學習任務,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領導能力和成員間的協作能力,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指導老師帶領學生把課程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把課程學習任務轉化成創新創業的課題。以課程“幼兒園環境創設”為例,我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個體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結合,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提前與學生交流做到“約法三章”,例如每人都要發言,拒絕小組內的“一言堂”;小組在完成每次任務時不僅要相互配合,而且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被小組內成員推選出的組長要統籌全組成員,在活動中發揮成員優勢。學生在課堂學習基礎上帶領學生分主題研讀學術論述、最新專業會議的學術成果,以小組為單位提出觀點,并凝練、展示學習成果,進而指導學生從中得到創新創業的“點子”,例如學生在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項目中,學生“海洋文化下幼兒園環境創設風格對幼兒認知發展研究”獲得立項。此外,把學生課堂理論學習與幼兒園的教育實踐結合,把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問題轉化為創新創業的主題,例如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材料、主題環境創設的總體設計等。
(三)做學生創新創業的鼓勵者、支持者、陪伴者和服務者
創新創業工作對學生而言是相對陌生的事物,要讓學生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練需要經歷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解決專業知識的問題,還要解決創新創業自信心、政策解讀、團隊建設、選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文案撰寫等一連串的問題,或許還要承擔一次次失敗帶來的心理壓力。因此,教師要立足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學生遇到困難、經歷失敗時,給予精神上的鼓勵、資源上的支持、過程的服務,使自己發展為學生成長的陪伴者。我們國家一直積極鼓勵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大力提升“以創業帶動就業”。但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在校創新創業的夢想還需要老師們點燃。教師要成為撬動學生創新創業的杠桿。通過一年或兩年的在校學習,學生在校的表現老師是最了解的,因此大學生潛在的創新創業優勢需要老師去發掘,掌握什么樣的學生適合什么樣的工作,從而激發起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興趣,踴躍地投入到創新創業的隊伍中去。

(四)抓關鍵少數帶動全員參與
創新創業工作在全員動員的基礎上,要有成果尤其是校級以上代表性成果的產出,還需要借助課堂活動、社會實踐、個別談話等形式去發現、挖掘進而抓住班級乃至年級中的關鍵少數,用關鍵少數學生的成就帶領、鼓舞更多地學生參與其中。
(五)堅持長耕,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創新創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的過程中,教師也會得到發展。在第七屆山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指導的學生團隊獲得銀獎1項、銅獎2項;指導學生的論文“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的調查研究”獲得2021年度第七屆中國幼兒教師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一等獎,我獲得此項評選活動的優秀指導獎;指導學生項目“寶寶學游—在家就能履行的幼兒APP”獲得學校第六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帶領學生撰寫的典型案例“靈動健美操”在2017年學校本科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評選中榮獲三等獎;個人撰寫的典型案例“建設‘書香學院’營造書香文化” 在2017年學校本科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創新創業工作是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的師生共創工作。在這項工作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工作的深遠意義,加強學習,深耕細耘,做學生創新創業的鼓勵者、支持者、陪伴者和服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