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做學生創新創業引路人 ——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典型案例(大數據學院 張春梅)
          發布時間:2022-03-15瀏覽量:2787

          大數據學院經濟統計學教研室的張春梅老師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將滿腔熱情投入到經濟統計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育人上,實現了專創融合、學創融合、科創融合,教、學、創、研一體化發展,努力做好經濟統計專業敢闖會創時代新人的“引路人”。

          一、專創融合,課程教學有新意

          專業課程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根據經濟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講授專業課的時候,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和專業實踐教學之中。

          2016年9月,在講授多元統計分析課程時,將統計分析軟件的知識穿插其中,并采用案例教學模式,選擇時下熱門話題作為教學案例,如共享單車自2014年投入市場,到2016年風靡一時,在講授多元統計分析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以共享單車為例,搜集青島市各區市民出行方式的相關數據,建立數學模型,得出共享單車的使用規律,并給出未來共享單車相應鋪設地點和投放數量等方面的預測。由此,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學會了從統計學的角度,結合大數據知識,利用統計分析軟件,將社會經濟現象轉化為統計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2014級經濟統計學1班學生劉賀說:“這一項目,使我感受到了數學建模所散發的獨特魅力,感受到了統計學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受到了大數據的溫暖......”

          2018年7月,在講授經濟社會統計調查這門獨立實踐課程時,帶領學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配合靈山衛街道辦事處和薛家島街道辦事處,順利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學生進行了普查業務的現場調研,學到了單位清查、普查登記、企業臺賬處理等具體的統計業務知識。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更近距離接觸社會,使得所學的統計學知識更加的接地氣。2016級經濟統計學本科2班學生張和說:“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通過實踐,使我們補償了理論上欠缺的實踐環節,加深鞏固了對統計調查的理解。”

          2019年3月,在講授應用回歸分析課程的主成分回歸章節的知識時,以山東省城市發展現狀作為教學案例,讓學生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搜集山東省各地級市發展的評價指標,構建山東省綠色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對山東省各地級市的綠色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并分析其時空分異特征。從所提交的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學生深刻體會到了統計學無處不在,也真正的參與到社會經濟發展中來。2017級經濟統計學1班學生孫娜說:“在項目中,我發現數據與現實生活的息息相關,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作為統計學專業的一員,我對數據的熱愛有了新的高度,我希望在數據的推動下,能夠改變生活,也改變自己。”

          二、學創融合,學科競賽顯身手

          探索依托學科競賽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2015年組織成立了統計分析競賽社團,擔任社團指導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數學建模競賽,將學科競賽納入到第二課堂的創新創業項目的學分之中。

          負責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泰迪杯”數據挖掘挑戰賽、MathorCup大學生數學建模挑戰賽、“深圳杯”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美賽、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等的組織和實施工作,從人員選拔、參賽報名、賽前培訓、場地安排、賽后總結等各個環節著手,為學生搭建學科競賽平臺,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培訓和指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激發學生學習數學建模的興趣,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依托統計分析競賽社團,組織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共獲得獎項144項,其中國家一等獎2項、國家二等獎17項、山東省一等獎46項、山東省二等獎52項、山東省三等獎27項,獲獎數量和比例在山東省民辦高校中位居前列,我校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優秀組織獎”3項,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3項;在2016年12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舉辦的2016第一屆大學“百校百題”應用型創新課題(財稅領域)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和優勝獎各1項,榮獲優秀指導教師4項;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各級各類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榮獲全國一等獎13項、二等獎58項,三等獎70項、優秀獎23項,共計164個獎項的好成績,參與學生人次高達500余人次;2018年5月在青島黃海學院第七屆社團文化節期間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2017級經濟統計學本科1班高歡歡曾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參加建模比賽,至今為止,在和隊友的默契配合之下,累計參賽7次(包括2個英文建模大賽),榮獲獎項6項,自主學習了5個數學模型,鉆研了3個統計分析軟件,并在建模比賽中熟練運用。她說:“這一年,大大小小的比賽不僅歷練了自己的心性,而且還收獲了無以數計的知識和友情。”

          三、科創融合,科研活動出成果

          科研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一是搭建科研實踐平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2016年投建的統計分析實驗室,旨在為我校經濟統計學專業的學生搭建科研實踐平臺,從而培養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二是將課堂教學中的典型案例深化、細化,轉化為學生的畢業論文和創新創業課題,建立包括選題、搜集資料、設計方案、方案評審、方案實施、總結討論、撰寫論文、成績評定、總結交流等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實施的9個程序,逐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科研能力。三是將學科競賽進行研究拓展、延伸內容,包括學生競賽類教學成果和教改論文,并且做好的賽后總結工作,深挖建模賽題,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將與賽題有關知識和理論轉化為學生的科研成果。自2016年起,指導學生獲批地方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項;指導學生獲批校級科技創新項目7項;指導學生發表論文7篇;指導學生畢業論文26人,其中榮獲校級優秀畢業論文4人。

          結束語:創新創業教育在哪里?在專業課程教學里,這里有課程創新,還有教學方法的創意;在學科競賽成果里,在這里既反映出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狀況,又檢驗人才培養的質量;在科研成果的轉化里,在這里能把創意變為現實,能讓設想變實物,能成就學生人生出彩的夢想。創新創業教育,我和我的學生一直在路上……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