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學習的生命力。他就像一張明燈,在黑暗中放射萬丈光芒,引導人們不斷前進,走向成功之路。
培根曾經說過,“只見汪洋就沒有大陸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這些“拙劣的探索者”的失敗,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創新的精神。科學發明需要創新精神,學習同樣需要創新精神。創新是現代工作中經常提到的一個新的理念,也是與世界接近的一個鏈子,我們應該能夠更深入的理解和運用它。不管是從事高新技術工作還是基層工作,而要推動他的進步,都需要將創新理念融入到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從而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所以,在日常學習中,我們需要創新,創新不僅僅是在學習中得到鍛煉,而是我們需要認真的去制造創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歷史交匯的時間節點,我們必然要走科技強國之路,而科技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創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強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當今國際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創新精神的國家,才能讓自己立于世界強國之林。市場是無情的,競爭是殘酷的,只有堅持創新,個人才能體現價值,企業才能獲得優勢,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關系到每位員工的生存和發展。員工是企業的重要創造者,員工能為企業獻計獻策,企業才能求得市場占有率的領導地位。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唯有在常規中尋求企業差異化的途徑,擁有新的生產技術和特色的產品,有著品質、技術領先的聲譽,還有完美的售后服務,才能贏得客戶的一個個訂單。唯有創新企業才能謀出一條成功的路,唯有創新企業才能發展下去。
因此,國家新增一系列法律條例,來鼓勵和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社會各界也發出援助之聲,各大高校確切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方向,而我最感知深切的就是青島黃海學院藝術學院的藝巢創意設計研創中心。
一:帶著創新意識,發現自己
我叫邵帥,出生于河南南陽,就讀于青島黃海學院(藝術設計七班)2020年進入學校學習,剛步入學校的時候我的專業能力相對于其他同學并不好,在第一個專業課所做的作業與其他同學相比真的不出眾。但是我在步入大學時已經擺正了自己的學習態度,那時的我深知自己在專業領域比別人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所以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我知道這個過程并不輕松,反而會特別辛苦。但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于是我的機會來了,藝巢工作坊面向新生納新,那時的我沒有考慮自己的基礎怎么樣,自己是否有能力競爭,義無反顧地參加了面試。面試后便是考核,我從零開始學習軟件(PS\AI),每天除了上課就泡在工作坊學習,最終通過考核成為工作坊的一員。那時的我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光,這也是我第一次創新了自己,挑戰了自己。進入工作室的我又憑借自己的領導能力成為工作坊的負責人,也經過層層篩選成為班級內的班長。壓力就隨之而來了,一方面學校排專業課緊密,作業多,班長的事務復雜耗費時間;另一方面工作坊需要時間來進一步強化技能,也需要負責工作室的內部考勤,工作匯總等等,每天的時間不知道怎么就過去了,但又不知道具體做了什么,對于學習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我再次帶著創新意識,思考時間不夠的原因,挖掘浪費時間的事情,最終制作了屬于我自己的時間管理機制。也經過藝巢工作坊企業李總的幫助和教導,我增加了對軟件的掌握和對藝術的感受。
二:帶著創新意識,挖掘自己
在經過了前期對軟件的把握和專業的學習,我試著用藝術的眼光去感受生活,用專業知識滿足商業需求,那時的我深刻感覺到自己又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所謂:“要想成長就要跳出舒適圈,迎接新的挑戰。”我在真正的商業領域跨出了第一步,第一次接觸是在接單網站接訂單,一對一滿足客戶的需求。萬事開頭難,在剛剛接觸的時候我不能準確理解客戶的需求,因此達不到客戶的滿意程度,經常受到客戶的不滿和諷刺,那時的我情緒極度崩潰,一方面要著手仔細完成課程作業,認真處理導員下發的班級事務;另一方面接單壓力大,形成抵觸心理。院長史密斯說:“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某些時候必然會出現壓力大的情況。當他們這樣做時,盡管緊張加劇,我們仍將蓬勃發展。”于是我又帶著創新意識,根據自己的情況釋放自己的情緒,安撫自己的心情,讓自己繼續面對困難。經過自己一次次嘗試,不斷地學習,和工作坊的培養我對于對接客戶滿足客戶需求變的得心應手,經常會有回頭客讓再次設計。也作出了一些不錯的商業案例。下面的圖片是我剛剛接觸商業和后期學習以后的對比。以及后期做的部分成功商業案例。

三:帶著創新的意識,提升自己
在商業接觸的沉淀后,我深刻的意識到視覺傳達專業必須要帶著新穎的眼光去發現去創造,因此我在李振芳老師的教導下開闊自己的眼界,增長自己對藝術的了解和把握,試著用新的眼光去創造藝術,用新的方式詮釋藝術。我翻看大量的優秀設計師作品,從中學習和創造靈感,站在優秀設計師的角度去感受靈感的來源。果然靈感的來源在于生活的點點滴滴,我也對藝術產生了新的思考,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在創造上也可以別出心裁,有自己的風格,這些都離不開創新的意識。于是我在李振芳老師的幫助下開始嘗試做些創意性的海報,從而激發自己的靈感,感受自己的靈感,剛開始做的時候我也不能很好的掌握藝術的精髓,但在老師的幫助下慢慢的提高了自己,發展了自己,使自己更具備了一個設計師需要的技能和創造的能力。
四:帶著創新的意識,穩定自己
從進入工作室前,我的碌碌無為和青澀,到經過不斷突破后成就成熟的自己,在班內成績名列前茅,在專業領域知識完善,在時間把控井井有條,在管理運轉得心應手,在一些大賽得到成績,在平時作業展現自己。這些可能對于一個剛剛進入學校的基礎不好的毛頭小子已經足夠驕傲自滿。但是我真正地站在這個高度的時候并沒有一點的自負和驕傲,更多是再次突破自己,穩定自己,但是在專業領域我也變的更加自信,不會覺得自己不行,會覺得自己努力就一定行。


五:帶著創新意識,完善自己
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的機會比平常的人要多很多,學校多次帶領工作室成員到外界的設計領域參觀學習,與杰出設計師交流。這個過程也是我非常享受的。魯迅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我喜歡正在積累的自己,欣賞正在成長的自己。

六:帶著創新意識,延續自己
剛步入大學時期的我,懵懵懂懂,唯有一身的拼勁,和求知的心。那時的我不夠出眾,卻不甘平凡。于是我抓住了工作坊機遇,在工作坊和領導領域嶄露頭角,過程是千言萬語表達不出來的,唯有自己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知道當時的艱辛,但是我有一顆上進的心,也有一個創新的意識,那些走過來的路都將成為我一生的財富。那用創新意識發現自己、挖掘自己、提升自己、穩定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是我面對困難的核心武器,也是我成長的關鍵,正因為如此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創新的重要性,都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時的我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將繼續帶著創新意識延續自己的成長之路.....
總結
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現代人應該有的素質,科技的進步在于創新的前提下,社會才會不斷地發展,中國文明可以分為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我國在不斷地向科技強國努力,每走過一段時期都是基于民族創新的基石上,可見創新大到一個國家小到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時代的進步需要創新,但是也不能完全去否定埋頭苦干的人所做出的貢獻。實干和創新應該有效的結合起來。
創新往小說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活躍自己思維,往大處說,是國家的立國之本,我們處于新時代的人更應該響應政策,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為國家和我們個人的發展作出貢獻!
優秀創業學生 邵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