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伴著兩會和李克強總理“雙創”的話音,青島黃海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下午2點30分,山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助理、山東大學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平臺負責人陳言俊教授受我校校長助理兼國際電商學院院長梁忠環特邀,在一號教學樓東配報告廳做了主題為“大學生創新教育平臺的建設與實踐”的報告。科研處、就業辦以及各二級學院教師與大學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全體人員積極參會。
梁院長首先致歡迎辭,提出“創新創業的落腳點在教育,創新創業的源頭在創新,結合起來就是創新教育”,隨后介紹了陳言俊教授所獲得的各種榮譽:除山大的職務外,還是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教學方法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創客教育基地聯盟咨詢委員會委員;科技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創新方法專家組專家;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委員會委員;國際水中機器人聯盟副主席;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專家組專家。大家對陳教授的報告滿懷期待。

陳言俊教授精神飽滿、思路敏捷,主要從三大部分進行了闡述:
第一部分,國家創新戰略。李克強總理在“2017兩會答中外記者問”中指出:“雙創”不僅帶動了大量就業,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它也是一場改革,因為它抓住了“人”這個生產力當中最重要的因素,讓人的聰明才智和活力充分展現出來,讓大家有改變命運、獲得縱向上升的平等機會。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興國。推動創新教育所帶來的實際效果,是著力于培養具有開創性的人,培養首創精神、冒險精神、獨立意識、創新創業能力以及挑戰現狀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本領。
第二部分,創新、創客、創業。創新意味著改變、出新;創新意味著付出;同時創新意味著風險。陳教授講到,作為教師“要有厚實的知識底蘊,細微的觀察力,并且要樂于奉獻”。陳教授現身說法,提到自己基本沒有過過暑假,因為都要指導學生競賽,2004-2009五年的默默積累給他帶來后面源源不斷意想不到的榮譽。他的報告中還提到從學校政策層面給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還有教師采用“案例式、啟發式、研討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悟性以及好奇心、求知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指導學生掌握創新方法。
第三部分,山東大學創新教育的建設。陳教授介紹山大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新創業通識類課程,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利用已有平臺對同學們進行普惠式、全覆蓋、全過程的訓練,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要求學生修滿4個創新創業學分方能畢業。同時設立了創新創業學院,由分管教學副校長擔任院長,把國家倡導的創新創業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由于這些舉措和實踐,山大的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機器人水球世界冠軍、畢昇杯特等獎、挑戰杯冠軍、電子設計一等獎、數學建模一等獎、山東省級獎項無數。。。同時申請多項專利,推薦多位免試研究生等。
陳教授的報告透著嚴謹的實干精神和厚重的積累,信息量大,體系完整。梁院長最后做了總結,告誡全體人員“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要把“夢想變成現實”,并引用陶行知的“人人是創造之人,時時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提出“六個解放”:解放大腦、解放耳朵、解放眼睛、解放雙手、解放時間、解放空間,學習山大“普惠制”、“全覆蓋”、“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教育模式,指出“搞好創新教育關鍵在人,在團隊建設”。會后,梁院長意猶未盡,隨即邀請機電學院、交通學院、實訓中心、大學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與陳教授到知誠樓322會議室繼續探討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的落地。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