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院視覺傳達系插畫工作室是集產教學研為一體,實踐教學改革、真實職場的科研平臺。
插畫工作室自2019年10月創辦以來,在指導教師及學生成員的通力合作下,已完成獨立商業項目十余項,縱向及橫向科研項目兩項,校級教學成果一項,獲國家級、省級、校級專業學科競賽四十余項。同時圍繞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科技助農、美麗鄉村等熱點,開展青島文創產品設計、農副產品包裝設計,校園文創設計等多項自主研發項目。
具體成果如下:
商業項目
|
名稱
|
時間
|
指導
教師
|
學生姓名
|
楊集文創項目
|
2020.9
|
劉雨
|
王火、袁夢婕
|
《拾遺》書籍設計
|
2020.11-2021.5
|
劉雨
|
薛汝康
|
《巴菲特》兒童繪本
|
2020.7-2021.2
|
劉雨
|
肖興靜、趙敏
|
青島故宮博物院漢服
|
2020.11
|
劉雨
|
王進云
|
青島總督府文創設計
|
2020.12
|
張春曉
|
袁夢婕、吳冰、肖興靜
|
青苔小院文創
|
2021.4
|
劉雨
|
呂夢婕、胡藝欣、趙欣悅、許丁十、文棋奡、丁辛雨、趙明磊
|
錦貝傳說
|
2021.4
|
紀蕓
|
王火、趙敏、肖興靜、趙明磊、張巖
|
猶香獼猴桃禮盒包裝設計
|
2021.8
|
張春曉
|
趙欣悅
|
祝茲田園綜合體文創
|
2021.9
|
劉雨、
解琪云
|
張巖、裴子怡
|
海青文創
|
2021.9
|
張春曉
|
陳詩恒、胡藝欣
|
學科競賽
|
獎項名稱
|
參賽
時間
|
獲獎
名次
|
指導
教師
|
學生
|
NCDA數字大賽
|
2021.6
|
省一等獎
|
孫銘
|
袁夢婕
|
NCDA數字大賽
|
2021.6
|
省一等獎
|
劉雨
|
王火、張巖
|
NCDA數字大賽
|
2021.6
|
省二等獎
|
劉玥言
|
肖興靜
|
NCDA數字大賽
|
2021.6
|
省二等獎
|
劉雨
|
吳冰
|
NCDA數字大賽
|
2021.6
|
省三等獎
|
張春曉
|
袁夢婕
|
NCDA數字大賽
|
2021.6
|
省三等獎
|
劉雨
|
黃菲
|
米蘭設計周
|
2020.12
|
國家二等
|
孫銘
|
袁夢婕
|
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
2020.04
|
省優秀獎
|
劉雨
|
趙敏
|
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
2020.04
|
全國
入圍獎
|
劉雨
|
王火
|
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
2021.9
|
省優秀獎
|
劉雨
|
袁夢婕、吳冰
|
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
2021.9
|
省優秀獎
|
劉雨
|
張巖
|
藍橋杯
|
2021.5
|
省一等獎
|
靖德森
|
王火
|
藍橋杯
|
2021.6
|
省二等獎
|
孫銘
|
袁夢婕
|
藍橋杯
|
2021.6
|
省三等獎
|
孫銘
|
袁夢婕
|
藍橋杯
|
2021.4
|
省三等獎
|
靖德森
|
趙敏
|
第五屆“國青杯”
|
2021.6
|
一等獎
|
孫銘
|
袁夢婕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一等獎
|
靖德森
|
肖興靜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一等獎
|
張春曉
|
呂夢婕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一等獎
|
劉雨
|
趙明磊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一等獎
|
劉雨
|
許丁十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一等獎
|
劉雨
|
王火
|
第五屆“國青杯”
|
2021.6
|
一等獎
|
劉雨
|
陳詩恒
|
第五屆“國青杯”
|
2021.6
|
一等獎
|
劉雨
|
趙欣悅
|
第五屆“國青杯”
|
2021.6
|
一等獎
|
劉雨
|
裴子怡
|
第五屆“國青杯”
|
2021.6
|
一等獎
|
張春曉
|
胡藝欣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二等獎
|
劉英君
|
趙欣悅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二等獎
|
張春曉
|
趙欣悅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二等獎
|
劉英君
|
丁辛雨
|
第五屆“國青杯”
|
2021.5
|
二等獎
|
劉雨
|
丁辛雨
|
第五屆“國青杯”
|
2021.5
|
二等獎
|
劉雨
|
張巖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1.6
|
三等獎
|
張春曉
|
袁夢婕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三等獎
|
張春曉
|
趙欣悅
|
第四屆“國青杯”
|
2020.12
|
三等獎
|
張春曉
|
胡藝欣
|
第五屆“國青杯”
|
2021.6
|
三等獎
|
靖德森
|
趙敏
|
"第五屆“國青杯”
|
2021.6
|
三等獎
|
劉玥言
|
肖興靜
|
第十屆海洋文化創意大賽
|
2021.8
|
佳作獎
|
劉雨
|
張巖、郭穎
|
第十屆海洋文化創意大賽
|
2021.8
|
佳作獎
|
劉雨
|
王火
|
第十屆海洋文化創意大賽
|
2021.8
|
佳作獎
|
靖德森
|
趙敏
|
第三屆山東高校美術與設計作品大賽
|
2020.9
|
一等獎
|
劉雨
|
王火
|
第三屆樂帆杯
|
2020.12
|
三等獎
|
劉雨
|
王火
|
第三屆樂帆杯
|
2020.12
|
優秀獎
|
劉雨
|
肖興靜
|
第四屆樂帆杯
|
2021.7
|
一等獎
|
劉玥言
|
許丁十
|
第四屆樂帆杯
|
2021.7
|
二等獎
|
張春曉
|
趙欣悅
|
第四屆樂帆杯
|
2021.7
|
三等獎
|
劉雨
|
張巖
|
科研項目
|
項目名稱
|
項目時間
|
主持人
|
項目成員
|
校級科研項目:青島黃海學院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
2020.6-2020.11
|
劉雨
|
袁夢婕、吳冰
|
橫向課題-上海華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網站設計
|
2020.10
|
劉雨
|
|
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21.7
|
劉雨
|
|
插畫工作室運行近兩年來,除了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外,也收獲了寶貴的經驗,現就工作室組織、運行等方面工作,分享一些心得體會:
1、實施背景:
我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向為應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教學及教改過程中,常常面臨案例教學資料老舊,項目教學實施難度大等困難,以及實施真實職場,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缺少孵化平臺等問題,插畫工作室由此而生。插畫工作室成立的目的是以產教學研相結合為依托,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的方法研究,推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所以插畫工作室是藝術學院首例跨專業融合,多層培養方向交叉的工作室,是前所未有的新的嘗試。
2、工作目標: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以工作室為載體,以課程知識為基礎,以專業技術的應用為核心,以專業教師或名師為主導,與校外企業、行業協會建立合作關系,以橫向、縱向科研項目和插畫類大賽為主要形式,實現從課堂理論到實踐應用的直接過渡。從而使上述教學教改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迎刃而解。主要解決教學問題:
(1)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校企聯合工作室制培養方式,根據企業項目需求、訂單需求標準,由企業、行業協會一線技術人員、設計師、管理人員等和學校的教師一起組成專業建設委員會,共同制定項目設計方案。以項目為引領,更有目的性的展開一系列的設計任務,使學生在實踐上更有方向感。提煉藝術類行業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融入人文教育、職業素養,實現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學習場所與工作場所對接,培養符合行業企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企業、行業協會、學校共建“工作室”
聯合企業形成產、教、學、研一體化教學,根據項目的實質性目標,從項目的研發、設計及生產都由企業、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提高了學生對整個設計過程的參與感,改善了以往設計僅存于紙面的現象。充分發揮企業項目多、結合實際的優勢,提煉實際項目的典型案例,將理論學習和生產實際相結合。
同時,作為孵化平臺,建立數據庫、資源庫等,也是插畫工作室長期的責任。
3、工作過程
工作室有別于教室,是以個人負責制和項目負責制為特色的管理模式,能夠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專業鉆研能力;工作室制教學模式運行的基礎是專業學科競賽及商業項目。所以工作室兼具教學和科研的雙重重任。
教學方面,首先,工作室從儲備自主研發教學資源開始擔負起教學責任。先后進行了《插畫基礎動態速寫》、《屬于自己的涂鴉本》、《AI插畫技法》等內部授課及教學資源建設。
插畫工作室自主研發內部課程《插畫基礎動態速寫》
插畫工作室自主研發學習通線上課程《插畫技法》
除了插畫學習,成員們的重任還是做商業項目。這對大一、大二的學生來說,實屬不易。剛剛在課程中學習的專業知識,馬上轉化為產能應用到商業項目中來,對指導老師、對成員們都是巨大的挑戰。甚至有很多專業知識還沒有涉獵,就要硬著頭皮自學、硬啃。同學們常常做完課程作業,熬夜趕項目。但付出總有回報,成立近兩年來,插畫工作室每年都超額完成任務,商業項目總營業額已超6W元。商業項目方面,目前工作室主要業務范圍集中在文創產品設計、包裝設計、繪本設計等。
(1)商業插畫
結合市場環境,工作室集中教學、創作直面市場前沿風格的插畫。學生作品質量達標后,由指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企業項目。
(2)繪本創作
目前國內兒童繪本行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市場前景廣闊。結合兒童繪本的特點,學生的學制、年齡特點,兒童繪本比較適合學生創作。工作室集中授課,教授學生繪本的創作技巧及行業規范等,使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繪本的繪制乃至創作工作。并可與其他學院合作進行任何題材的出版物創作。
(3)藝術插畫
選拔有強烈個人風格及特色的學生,因材施教,以職業插畫師方向為導向,進行培養。工作室協助這類學生進行作品的投稿、營銷、版權銷售等,使其能夠成為獨立插畫師。
(4)動態插畫
動態插畫剛進入我國插畫市場,是未來影視特效、廣告行業等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除此之外,插畫工作室圍繞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科技助農、美麗鄉村等熱點,開展青島文創產品設計、美麗鄉村項目、農副產品包裝設計、校園文創設計等多項自主研發設計項目。
以下是部分項目文件:
青島啤酒“金陵十二釵”系列包裝設計
青州市楊集村文創項目產品展示
當然,除了緊密的學習和項目工作之外,工作室成員們的專業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工作室間交流學習,參加展覽,參加學術活動……都為成員們帶來了新的體驗和見聞。
4、條件保障
工作室成立近兩年來,在學校及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從硬件保障到軟件配備都保證了工作室的正常運營。
作為“產教融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項目驅動”的試驗平臺,已與青島設計師FM聯盟、青島東度品牌營銷顧問有限公司、錦貝傳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青島草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青島視覺藝術設計中心、佛山市泰盈福廣告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及行業協會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為踐行教學改革、師資培訓等提供有力保障。
5、實施成效
插畫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實施“多元協同,項目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初步成果顯著:
(1)該人才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人群的學習興趣,教學形式和培養模式進行了全新分析,為當下高等院校藝術類專業的課程改革提供全新的研究方向。
(2)本次實踐研究結合青島地區企業、行業第一次與我校進行深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研究,打破了本地高等院校與企業、行業協會之間的隔閡,讓企業、行業協會進入院校,讓企業、行業協會中的會員單位融入專業課程的建設,共同培養適合當下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3)對藝術設計專業提升項目化教學,專業工作室的建設,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橫向課題的研究,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就業率有較高的促進作用。
(4)通過案例分析和實例論證的方式,結合我校藝術類專業與企業、行業協會的合作實例進行分析,得到其改善和優化措施。
6、思考與體會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現在充滿競爭并飛速發展的21世紀更是一個發揮創造性與創造性思維的時代。著名教育家泰勒說:“創造力不僅僅對科技進步有影響,更對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哪個國家能最大限度地發現、發展、鼓勵人民的潛在創造性,哪個國家在世界上就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創新才是靈魂和支柱,離開了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就不會有知識經濟。對一個國家來說,培養大批創造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關鍵。
有了創新能力,才可以談創業。創業是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有益實踐,是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要求,對社會進步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以促進就業來說,創業是就業的基礎和前提,創業已成為促進就業最積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秉持這一原則,插畫工作室結合藝術學院專業特色,對學生進行交叉學科、寬口徑培養,使學生能夠成立完善的合作團隊,進行項目的設計實踐。
2021年就這樣悄悄的在指尖溜走,伴隨著成員們的茁壯成長,伴隨著插畫工作室的逐步壯大。
成為插畫師的夢想很高很遠,艱難險阻也無法阻擋前程;
實現夢想的路就在我們腳下,腳踏實地才能夠逆風飛翔;
視覺傳達系插畫工作室載著大家的夢想啟程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