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成都初步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創空間”梯級孵化體系,為青年提供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的創業載體,累計建成750萬平方米雙創載體;同時,為雙創載體建設提供高額資金支持,對市級、國家級雙創載體創建最高補貼分別為200萬、300萬元。從創業金融支持看,成都構建“無償資助+無息借款+天使投資+信用貸款”金融支持體系。一,打造以“科創貸、科創投、科創保、科創券、科創貼”為核心的科技金融產品,“五創”分別提供首次債權融資、首次股權融資、科技保險、科技中介、上市等相關補貼,“科創貸”、“科創投”累計規模分別超過120億元、40億元。二,率先推出“人才貸、成果貸、研發貸”三大子產品,利用財政資金資源配置優勢,著重引導社會資金支持科技人才、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每種產品最高授信額度均達1000萬元。三,為解決初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都高新區在省內首先推出投貸聯動政策性金融產品“股債通”,“股債通”以高新區科技型創業公司為服務對象,包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采用債權和股權投資相結合的投貸聯動融資模式,由商業銀行提供信貸支持,由投資機構共同出資組建專項配套基金與國有投資主體提供股權融資服務,產品融資額度最高達5000萬元,融資期限最長3年,填補大額融資政策性產品空白。從創業服務看,成都為覆蓋青年雙創孵化服務前端,首提首創青年創新創業“泛存在”孵化空間,在孵化空間里提供三大服務:一,開發公益性雙創課程體系,包括20門青年創業入門實戰必修課程、25門青年創業通識課程、25門青年創業成長課程;二,配置知名創業導師,通過線上開展直播方式構建雙創知識體系、提升創業者核心素能;三,開展政策咨詢、導師巡診、項目路演等活動,為創業青年提供投融資、共享設施、創業輔導等服務。
長沙
長沙先后推出《長沙市鄉村振興產業人才隊伍建設若干措施》及13條配套措施,是全國首個形成系統性鄉村產業人才認定支持政策體系的城市。從人才分類看,措施將農村人才分為四類。對農業產業領軍人才最高給予150萬元補貼和150平全額購房補貼;對新型職業農民給予最高1萬元一次性補助及12%養老補貼;對鄉村技能人才給予最高5000元一次性補助;對科技特派員每三年評選10名給予6萬元個人獎勵。從創業支持看,措施提出每三年評選10個科技特派員項目給予20萬資金支持;每年評選不超40個投資超50萬元符合條件的項目,按投資的30%給予項目最高100萬元扶持資金。此外,提出根據引才數量為用人單位提供三年最高800元每人每月補助。目前,長沙培養現代農業領軍人才2000余人,新型職業農民近5萬人。
大連
2015年大連開展創業導師選聘工作,創業導師的認定要求為具有創業指導經驗的創業企業家和優秀個體經營者,財稅、投資融資等行業的優秀專家,或者是高校和科研院的專家學者。建設“創培”品牌方面,一是打造“創業大講堂”公益服務品牌,通過邀請創業導師開展講座、沙龍等活動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資源和智力支持,據大連人社局統計,2019年至今共開展“創業大講堂”活動58場,惠及各類創業人員9239人次。二是開展“大手拉小手,創業伴你行”服務活動,組織大連市創業導師走進區(市)縣、先導區創業孵化平臺,面對面、手把手地幫助創業者解決各類問題。三是重點針對高校畢業生群體舉辦“精品創業經理人實訓班”。四是在疫情期間推出線上“創業診所”服務,以微信群提問、專業機構專題和電話咨詢等形式開展線上創業指導服務活動,對創業企業進行動態診斷,據大連人社局統計,共開展“創業診所”活動131場,服務各類創業人員25165人次。五是在大連高校開展“創新創業素質講堂”主題系列培訓,提高師生的學科創新意識和運用綜合能力。
資料來源:|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