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簡介
羅長應,男,貴州省遵義市人,大數據學院2019級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班,青島黃海學院邁思數學協會會長,大數據學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工作室成員。共獲國際類獎項一項,國家級獎項十余項,省級獎項兩項,校級獎項兩項。
2、基本情況
(1)班級
在大一大二的兩學年內擔任過課代表,幫助老師進行教學輔助工作,提前帶領同學們進入課堂,得到老師的好評與同學的尊重。學習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并在2020——2021年度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2)社團
大二上半學期接手青島黃海學院邁思數學協會,在一年的時間里,帶領各學院各專業同學共同學習數學,并且舉辦多次競賽與講座,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3)競賽
對于個人而言,熱愛數學建模競賽(分析思路、處理數據、繪制圖形、論文展現),并且在參賽中獲得多次獎項。
3. 歷程描述(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等眾多領域,每年有若干個來自不受限制的任何領域的實際問題。實操環節,學生以1—3人組成一隊的形式參賽,任選限定題目中的一題,在三天內完成該實際問題的數學建模,并就問題的重述、簡化和假設及其合理性的論述、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及軟件)、檢驗和改進、模型的優缺點及其可能的應用范圍的自我評述等內容寫出論文;評審環節,由專家組成的評閱組進行評閱,評出優秀的論文,并給予某種獎勵。它僅有唯一的禁律,就是在競賽期間不得與隊外任何人(包括指導老師)討論賽題,但可以利用任何圖書資料、互聯網資料、各種類型的計算機軟件等,為充分激發參賽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競賽著重強調研究和解決方案的原創性、團隊合作、交流及結果的合理性。
(1)團隊組建
數學建模比賽主要是以分析思路、處理數據、繪制圖形、論文展現為主體,所以挑選隊友是一大難點,三個隊友一般為“編程手、模型手、寫手”的組合,我一般組建隊伍都以此為基礎,特殊情況除外。
(2)競賽過程(2020年APMCM亞太地區數學建模競賽)
因比賽第一次看到了凌晨5點和深夜12點的校園,所以,在比賽時,更加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我們當時選取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題,由于數據量過大,每天平均花15小時的時間盯著電腦屏幕,制作表格、記算數據、繪畫圖表,顧不上吃飯、睡覺。由于難度較大,起初進度相對緩慢。旁觀者建議我們換題,但我們絕不輕言放棄,經過四天的努力,我們成功提交了論文。
論文提交成功的那一刻,我們沒有太多的疲倦,更多的是一種感動,感覺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比賽中,我們曾因意見不同而爭吵,也曾因選題太難而相互抱怨......那都是因為我們極強的團隊凝聚力。最終我們團隊獲得了三等獎。
4. 所獲榮譽
2019年12月榮獲第七屆趣味數學知識競賽校級二等獎
2020年4月榮獲美賽數學建模國際級二等獎
2020年4月榮獲全國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知識競賽優秀獎
2020年5月榮獲“最強大腦”數學綜合能力校級優秀組織個人獎
2020年7月榮獲2020年第三屆中青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
2020年10月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一等獎
2020年12月榮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預防艾滋病知識競賽優秀獎
2021年3月榮獲2021年第五屆全國數獨競賽二等獎
2021年4月榮獲正大杯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三等獎
2021年5月榮獲第八屆“大唐杯”全國大學生移動通信5G技術大賽省級三等獎
2021年6月榮獲2021年第十一屆MathorCup高校數學建模挑戰賽一等獎
2021年6月榮獲2021年第十八屆五一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2021年7月榮獲2021年數維杯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
2021年7月榮獲2021年第三屆中青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
2020年12月榮獲2020年APMCM亞太地區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