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簡介
齊文彬,女,漢族,1980年08月生,講師,國家一級職業指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2003年畢業之后任輔導員至今,現任青島黃海學院大數據學院輔導員。她堅持育人為本的思想,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工作,淡泊名利,真心為教工和學生服務,其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兢兢業業的實干風格、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以及飽滿的工作熱情受到師生的肯定和贊揚。
二、工作情況
1、在人生職場的選擇上,甘愿奉獻民辦教育事業
她大學畢業后,來到青島黃海學院擔任輔導員,一干就16年,與民辦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她的教育理念在學院中獨樹一幟,她工作中所體現的語言技巧、處事方法在班級管理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為她時刻謹記著作為一名大學輔導員的社會責任就是:把學院交給他的每一位學生都培養成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具備真才實學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此,她把這一教育理念外化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在生活中她也堅持因材施教、嚴謹管理的帶班特色,這些年她真干出了點名堂,就如當初她所說:他執意與黃海同發展共成長。
2、六育一體”,讓學生互動成為主流
在工作中,齊文彬在班級推行“六育一體”,引導學生通過互動激發主動性,喚醒社會責任意識,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六育”即互動教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規劃教育、互助教育、自主教育。借助新媒體平臺,讓每個學生成為主角,增進學生間互動;所帶學生趙紫桐2019年09月榮獲“西海岸新區文化志愿服務者”榮譽稱號;蔡艷艷2019年11月榮獲2019年第八屆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校園踏板操一等獎、健身操二等獎;竇浩元、李夢孜在“第七屆全球大學生國際經貿與商務專題競賽中國地區選拔賽榮獲一等獎,第十一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山東省大學生“敏學杯”跨境電商創新實踐大賽省級二等獎;朱曉琪2019年7月,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杯”全國大學生電工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三等獎;王靜2020年4月榮獲青島市志愿服務先進個人。她倡導疫情志愿服務,引導學生體驗公民責任,涌現出王靜、于益樂、劉傳增等志愿服務“小黃蜂”,并且王靜同學榮獲“青島市志愿服務先進個人”;她以中國夢為引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對學生的全程化規劃指導中,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規劃教育,讓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過程中成長。
3、全心投入,做有熱度的踐行者
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成長的領路人一直是她的價值追求。十幾年來,齊文彬的手機從未關過,每次看到有學生打來的未接電話,她總會第一時間回過去,在擔任輔導員的日日夜夜里,她經常到學生宿舍和他們聊天、談心。學生病了,她會買了營養品去看望;學生只要有小小的進步,她都能看到并及時給予表揚;學生有不良嗜好了,她會及時引導;學生退步了,她仿佛比誰都著急。班里、學生有事情和困難,她都把它當成頭等大事。每次學生有事給她打電話,無論幾點,她總能不厭其煩的解答或及時趕往學校,同事都開玩笑的稱她是“隨叫隨到”,但她知道“只要同學們能夠舒心,就是她最放心的事。”十六年的工作摸索,她給自己確立了“四互”原則,即在與學生的互動、互信、互學、互成長中實現師生互贏。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她堅持每周與一名學生進行深度談心談話;她每周學生干部例會都會給學生講一個勵志小故事、每周至少一次宿舍深度走訪、一次專業教師意見反饋,通過這一次次面對面的談心交流,一次次一對一的深度輔導,為學生抽絲剝繭,撥云見日,真正成為一名“知學生情,解學生難,暖學生心”的有熱度的踐行者。
4、潛心沉淀,做攀高度的“知行者”
知行合一,是她工作的原則,在育人的同時,她也在努力向著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方向邁近。她把各大資訊網站加進了電腦收藏夾里,把重要講話、文件搜集在了“學習資料”文件夾里,2018年10月主持山東省關工委課題一項《基于馬克思主義利益觀視闕下的民辦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成果榮獲二等獎;2019年05月主持山東省社會工作委員會課題《基于離異 家庭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途徑研究》,2019年05月參與朝克吉勒圖教授主持的省高校統戰部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民族工作雙路徑建設》;2019年10月,主持青島黃海學院創新創業專項課題《三螺旋理論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問題研究》,2019年12月參與校級重點項目《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的應對策略》,2018年4月在《中外交流》上發表論文應用微信提升大學生管理的策略,《中外交流》;2018年4月在《教育現代化》上發表論文移動互聯時代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分析,;2019年06月在《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上發表論文中國民辦高校大學生馬克思理想信念生成機制研究,2019年07月在《智富時代》上發表論文馬克思主義利益觀與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三、經驗總結
1、通過感動去走近學生
輔導員的工作與學生息息相關,所以工作要有溫度,帶感情,講效果,真真正正地做到學生心里,只有感動學生,才能走近學生,輔導員滿懷真情,才能心有觸動,輔導員不僅僅做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還要做參與者,陪伴者、帶頭者,通過自己做得到砥礪做得到,自己做得好激勵學生做得好。
2、通過感染去吸引學生
讓學生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因為一句話,溫暖這一生,是很多輔導員的愿望和夢想。如果用心做好學生日常事務“感動”學生是基礎項,那么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感染”就是加分項,輔導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點一滴其實都在學生的眼里,輔導員應該做一個好學者——唯有好學者才能勸勉學生“知識改變命運的資格”,做一個追夢者——唯有追夢者才能激勵學生“奮斗成就幸福”的底氣,做一個奉獻者——唯有奉獻者才有教育學生“奉獻收獲快樂”的自信。
3、通過感召去帶動學生
為學生答疑解惑、添衣送暖是基礎性工作,獲得學生的愛與敬、信與服是加分項,最終都指向輔導員的根本性工作:對學生進行理論性教育和價值觀引領,把學生培養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新時代接班人,輔導員要強信仰、固思想、講政治、守紀律,能擔當,有作為,才能帶動人,激勵行為。
四、所獲榮譽
1、2019年11月,主持課題《基于馬克思主義利益觀視闕下的民辦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在山東省關工委課題評審中榮獲二等獎;
2、2019年01月參與課題《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研究》榮獲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5/6;
3、山東省教育廳聯合山東廣播電視臺開展“我的好老師”短視頻征集活動-作品《遇見最“心”的你》榮獲優秀獎。
4、2017年3月,榮獲校級“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5、2018年5月,被評為校級“就業工作先進個人”;
6、2018年9月,榮獲校級“優秀帶訓教師;
7、2019年3月,榮獲校級“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8、2019年3月,被評為校級優秀輔導員;
9、2019年10月,榮獲校級“管理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10、2020年04月,榮獲“感動黃海”優秀輔導員。
“我不會用金錢的尺子來丈量我的價值,因為我知道,我不是棟梁,但我的事業是棟梁;我不會讓我知識的清泉變為一潭死水,因為我知道,我不是未來,但我的事業是未來。”齊文彬一直用這句話激勵著自己,默默付出,耐心陪伴,等待著每一顆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是她畢生追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