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 回顧黨的光輝歷程, 頌揚黨的豐功偉績,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在“七一”來臨之際,學院黨總支組織開展觀看紅色影視劇主題黨日活動。
教師黨支部黨員觀后感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通過觀看紅色影視劇,再次回顧黨的光輝歷程,緬懷黨的豐功偉績,汲取精神力量,內心依然心潮澎湃。99年來偉大的中國歷經屈辱、抗爭、探索和奮斗,即將在建黨百年奔向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激勵著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
在這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作為黨員干部要在對歷史的回顧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向榜樣學習,將初心和使命鐫刻于心,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績。作為高校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專業知識,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切實肩負起黨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崔久崗
前一段時間的《中國1921》重現在1921年以前,中國的動蕩場景和軍閥混戰的混亂年代,一批以毛澤東為首的青年人從渴望赴法留學到堅實了斗爭革命的轉變,再現了那一代年輕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再現了毛澤東青年時期勵志改變中國現狀,改變軍閥統治,人民當家作主的決心與活動。從影片本身來看,雖是講建黨以前的故事,實則對現代的年輕人有著極大的學習和借薦作用。電視一開始就講一群以毛澤東為首的年輕人從湖南來到北平,準備籌款赴法留學。但是眼看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非但沒有籌款成功,連身上的盤纏也所剩無幾,同學們雖心念法,但不得不面對眼前的問題。心中的夢想想要實現,先要安身立命,找工作。這段情節讓我想到現在大學生就業。這幾年高校連年擴招。使不少大學生一畢業就面臨失業的危機。許多人在壓力之下不得不放棄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可能,改換其他的工作。還有許多人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索性不找了。其實呢,不是找不到,而是不肯降低,標準。如果降低標準一定會有屬于自己的位置。劇中的毛澤東不等不靠,以洗衣起家,幫老師完成書稿,后來,他成了北大圖書館的管理員。此時的毛澤東并沒有忘記自己心中的夢想當時的他看別殘破的中國心中埋憂,逐漸打消了出國的念頭,他相信在中國也一定可以現自己的輔中在這個社會的大課堂上是永遠也學下完的。從是初的當圖書館理員,當小學教員,組織愛國運動,辦報紙,組黨,這就是一個人的成長,變得成熟和睿智。
一個青年人的成長就是這樣,想到今天的大學生。必須承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但是先找到一個屬置,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因為我們畢竟還有心中的夢想,在這個過程中盡管隨著時間的變幻,環境的變幻,夢想也許變了模樣,經過社會的洗禮,它可能變得更加實際,成熟,理智。現在的我們再向理想前進,努力時,也就會越發的從容不迫。就像這毛澤東一樣。
——林德麗
紅色影視劇是形成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的,它記錄著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程,體現社會主義發展該具有的價值體系。同時也通過描繪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風貌來展現社會主義發展的基本規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新的載體。
充分利用好資源,來重溫經典,有利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更有利于我們宣揚愛國主義精神,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就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這不僅體現的是一種民族精神,也是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和活力。
學生黨支部黨員觀后感
我們要在重溫黨史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緬懷先烈中永葆黨員本色,切實將愛黨之情、報國之志化為實際行動,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為我們學院的美好明天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