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作
          黨史學習 | 中共八大:發展黨內民主的典范
          發布時間:2021-05-17瀏覽量:6358

          1956年9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黨取得全國執政地位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共1026人,代表全國1073萬黨員。50多個外國共產黨、工人黨代表團以及國內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應邀參加大會。毛澤東致開幕詞,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委員會作政治報告,鄧小平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周恩來作關于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

          大會通過了各項報告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的建議》,選舉了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大會最后選出97名中央委員、73名候補中央委員。

          9月28日,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產生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林彪、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羅榮桓、陳毅、李富春、彭德懷、劉伯承、賀龍、李先念;候補委員:烏蘭夫、張聞天、陸定一、陳伯達、康生、薄一波。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小平、彭真、王稼祥、譚震林、譚政、黃克誠、李雪峰;候補書記:劉瀾濤、楊尚昆、胡喬木。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董必武。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增補陶鑄為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1958年5月中共八屆五中全會選舉李富春、李先念為中央書記處書記,1962年9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增選陸定一、康生、羅瑞卿為中央書記處書記,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增補葉劍英為中央書記處書記,1966年8月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決定謝富治、劉寧一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黨的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在今后的根本任務。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明確指出:由于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我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幾千年來的階級剝削制度的歷史已經基本上結束,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基本上建立。盡管我國人民還必須為徹底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最后消滅剝削制度,為繼續肅清反革命殘余勢力而斗爭,但是,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黨的八大強調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國家的主要任務是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全黨要集中力量去發展生產力。這是八大最重要的理論貢獻。

          八大以對新形勢下國內主要矛盾的分析為基礎,在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第一,堅持既反對保守又反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第二,探索改進經濟管理的方針政策。第三,強調擴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第四,明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的方針任務,確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繁榮科學和文化藝術工作的指導方針。第五,堅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外交政策。

          八大以后各領域的進一步探索,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黨中央關于調整經濟關系和搞活經濟的新思路、關于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國家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關于黨的建設等方針政策,為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與完善提供了寶貴經驗。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