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當代大學生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6月25日下午,大數據學院青馬工程培訓第四講于知新樓二樓東配報告廳順利舉行,本次培訓圍繞八德文化展開,由于善懃院長主講,我院學友導師、學生教官及各班班長共同參與。
于院長以我校的八德路展開講述,八德是指: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又將八德分為四個層面,即“義”與“忠”,“誠”與“信”,“禮”與“廉”,“孝”與“恥”。“義”——人間正道的向導,是道德靈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忠”——盡己報國的責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覺意識和價值目標;“誠”——求真務實的品質,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信”——立身興業的基點,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禮”——人際文明的規范,是道德品質,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文明價值;“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政治價值;“孝”——生生不息的愛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恥”——人之為人的底線,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礎和價值選擇。
“八德”從社會、經濟、政治等領域,涵蓋了個人與家庭、與社會的道德關系。一個中國人,如果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這八種品德,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不會落后于時代,而且會成為新世紀的強者。整個國家,建立這種道德規范體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紀的“禮儀之邦”。講座結束后,行政副院長崔久崗做出總結,給予我院學子幾點期望,在建黨百年華誕之際,更要學好黨史、傳承文明,不忘初心。黨史的學習是為了滋養初心,感悟責任擔當,汲取奮進力量。我們要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斗志,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通過于教授的講座,希望我院學子能夠更好的繼承發揚中華民族文化,接受熏陶,使八德文化遍地生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