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校慶學術月活動報告會之一,為了進一步促進各學科交叉融合,探索“AI+專業”、“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助推師生創新創業,2021年11月19日在知新樓二樓東配陽報告廳,大數據學院學科交叉融合促進會舉辦了一場以“交叉融合 創新創業”為主題的博士沙龍,邀請大據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的教師們共同研討交流。
本次活動由人工智能應用創新研究中心承辦,首先,戴琳琳副院長介紹了活動的意義,指出專業發展應與創新創業結合起來,促進學術成果轉化,實現應用落地。

隨后,由來自于大數據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藝術學院的5位博士分別基于各自研究領域作了專題報告。于征博士從新冠疫情中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出發,介紹了集裝箱建筑的發展情況,探討了新型集裝箱的設計理念。周瑞濤博士基于物聯網工程專業申報,描述了物聯網技術架構和應用前景。姜穎道博士展示了生態廁所科普體驗空間系統的設計,向我們介紹了該創意的產生和設計過程,以及成果轉化的途徑。李鵬博士使用計算機視覺技術,闡述了如何基于俯視圖像進行人像的再識別。邢軍博士闡述了應用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中的師生協同發展問題,提出開發者型教師和“經驗+應用”型學生的培養模式,并介紹了相關實踐經驗。
最后,為了更好地探討專業如何與創新創業結合,我們特別邀請了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的俞志強老師與5位博士共同探討專創融合,大家圍繞如何實現“專業+創新創業”、如何更好地指導學生立足本專業進行創新創業、如何將創新創業項目孵化落地等話題,進行了訪談式研討,并與臺下老師們互動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活動結束后,大數據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共同成立了“青島黃海學院‘專創+交叉’融合交流社區”,為后續各專業交叉融合、創新創業資源整合等提供一個交流、互助、合作的平臺,期待將來能有更多老師加入,優勢互補,使越來越多的技術和創意落地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