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為21世紀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不能勿忘國恥,就像習近平主席說的,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要銘記黨的奮斗歷程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回顧歷史,銘記歷史先烈,展望未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富強民主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持續深入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用生動實踐書寫新時代革命先烈精神,大數據學院成立了一支“追憶紅色”的三下鄉學生隊伍。
正值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回顧百年黨史,鑒古知今,繼往開來,進一步探尋紅色文化并調研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承現狀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受疫情影響,本次三下鄉活動推遲至2021年10月1日進行,隊伍到達濰坊市諸城市參觀黨性教育主題展館,并作為志愿者進行展館的講解工作。
本次活動,讓整只小隊重溫革命先輩青春歲月,學習勇于擔當甘于奉獻,不能忘記烈士的鮮血曾經染紅過這一片天地,我們的英雄在這里沉睡,他們為堅定理想的信念,為祖國和人民而戰,深刻學習先輩精神,加深對黨史的認識。回顧歷史,改革開放是歷史和人民共同選擇的前進方向。晚清的閉關鎖國的歷史教訓告誡我們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更不能故步自封。屈辱的歷史告誡我們唯有打開國門,加強與世界聯系,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改革開放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開放合作是增強國際經貿活力的重要動力。立足當今,開放合作是推進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現實要求。放眼未來,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
10月2日,紅色追憶小隊來到王盡美同志故居,“為共產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奮斗到底。”他的革命精神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他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全部獻給了黨,用生命的光和熱譜寫革命史冊燦爛的篇章。隊伍在先烈故居自發進行了“大掃除”的志愿勞動,通過對先烈故居每一個角落的打掃,對老照片相框擦拭,疊軍被等活動,讓我們每一個人仿佛回到了曾經先烈為國家奮斗的年代。
風雨中一路走來,他用一串光芒四射的人生軌跡,啟迪我們的思想,錘煉我們的意志,他踐行了他的志向,盡善盡美盡年華,他像一顆璀璨的流星,雖然短暫卻在廣袤深邃的天空劃出了一道耀眼絢麗的光芒永遠的閃耀在人民心中。
學習王盡美同志的追求真理、堅定信仰和堅忍不拔、勇于開拓的革命精神,學習他顧全大局、甘于奉獻的崇高品德,學習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深入實際,聯系群眾,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優良作風。
賡續紅色血脈 踐行初心使命。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緬懷先烈,展望未來,追憶紅色經典,傳承革命精神。
為踐行同學們的思政課的實踐內容,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踏訪雷鋒紀念館的每一個角落,閱讀雷鋒日記,領悟雷鋒精神內涵,學習雷鋒的政治立場、崇高思想、敬業態度等優良作風。10月25日,紅色追憶小隊在學校雷鋒館組織新生參觀,并進行講解工作,累計聽眾800余人次。
習近平總書記說,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優秀中華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的結合,“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這與我們當前的“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勤務員”都是一脈相承的。雷鋒精神永遠值得弘揚。
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種積淀,是一種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展的與時俱進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精神,干一行愛一行,立足崗位艱苦奮斗的螺絲釘精神,對同志、對群眾像春天般溫暖,舍己為人,助人為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是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必須大力發揚倡導的。
雷鋒的一生雖然沒有創造驚天動地的英雄偉績,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光熱都無私地奉獻給了社會和人民,以服務于人民的真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實際行動。
通過這次參觀雷鋒精神,同學們會以雷鋒為榜樣,刻苦學習,不斷完事自我,傳承弘揚雷鋒精神,刻苦鉆研,牢固樹立中國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過往歷程,眺望前方征途,我們必須始終賡續紅色血脈,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歷史經驗和實踐創造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繼往開來,開拓前進,把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守護好、建設好,努力創造不負革命先輩期望、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