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升本教研室 龐淑蘭
疫情的嚴峻,各位教師又開始了線上授課,疫情期間,奮斗于一線的教師來說,由于居家隔離和線上授課,需要老師做的事情、挑戰及改變非常多,個人就自己的教學《數據結構》課程方面談談我的在線教學的過程。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師共同探討在線教學之道。
教學行為其實是教和學兩種行為的結合,而教學的好壞,不在于老師教的多好,而在于學生學的怎樣。教學活動的好壞,主要不取決于老師是否能夠清楚的呈現課程內容,而是在于老師教的行為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學的行為,怎么樣促進學生學習和怎樣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怎樣跟學生更好的溝通。
對于傳統面授來講,老師能夠在教的過程中直觀的觀察到學生的反應,從而靈活調整教的策略,但對于在線教學,學生是否再認真聽講、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反饋都很難實時把控,這就對教的行為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線上上課有劣勢,不能像線下很好很及時的發現學生對講解的反應,也不能更好更及時的了解每一個同學的學習狀況,但是線上上課也有優勢,我們利用釘釘課堂,利用QQ群課堂,利用騰訊會議等等,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沒有聽好的還可以看課堂回放,進行查看,都通過網絡交流,一些以前在課上不太交流的同學,在線上反而更活躍了,現在互聯網的一代很多同學喜歡通過網絡跟老師進行交流。
通過網絡學生反而放下包袱,放下戒心,所以反而是我們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機會。線上教學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本人也是懷著忐忑的心理,認真的探索和摸索,不斷的改進,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教學能力,希望教學相長,老師和學生都能在疫情期間都有更大的進步。我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課前十分鐘對學生嚴格要求。
課前10分鐘開始要求,在我的線上課堂,我主要是通過學習通和QQ群課堂進行直播授課。課前10分鐘學生學習通拍照簽到,雖然線上上課,但是每個學生進入課堂的狀態非常重要,有一個好的開始就有一個好的上課狀態。讓學生電腦、手機、課本和筆記本準備好,拍照學習通簽到,同學們都做的非常好,還有同學在筆記本上簽好日期,哪天上課的筆記。截圖幾個同學的簽到,同學們都提前準備好電腦,課本和筆記本等上課所需物品,通過簽到的方式,每個同學的準備情況一目了然。截圖幾個同學的學習通的課前十分鐘的簽到圖如下:
二、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
課堂中除了教師的講課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學生的學習情況,線上課程老師不能更好的及時的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通過互動來了解學生尤為重要,我主要是通過QQ群課堂的互動和QQ群中的互動與學生更好的溝通,QQ群課堂中的互動主要是通過語音連線的方式,更多的互動體現在QQ群中,講完一個知識點,同學在群中回復聽懂的同學回復1和聽不懂的回復2,聽起來很費時,但是實際操作很快,有助于我及時的了解學生,同學們上課都跟的很緊,講完一個知識點,馬上有練習和鞏固,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做完之后,立馬發到群里,這也是作為課堂過程評價積分的一個重要途徑,課程改革要進入實處,真正落實到同學們的上課中來,對學生過程考核的一個有效和真實的評價,同學們都非常積極,現截圖看一下同學們的平時上課互動的練習情況。每個同學的練習情況一目了然。也方便課后查看。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授課過程中,我注重學生的思想引導,讓學生在疫情之下,不好荒廢自己的學業,更要自律,珍惜自己在大學的學習時光,做好自己的學習規劃,在我的課上,學生的學習氣氛非常好,學生不管是在宿舍還是在教室都能積極的互助互學,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學生的學習狀態截圖如下。
學生們都很努力,相互之間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氣氛和環境。
教學相長,同學們的努力讓我感覺肩上的重擔更加重了,更促使我更好的教學,除了熟練的掌握教學軟件和直播軟件之外,努力的上好每一節課,在課下時間更好的為同學答疑,和同學交流,攜手共同度過疫情的艱苦時刻。
大數據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研室
在線教學課程思政案例——軟件工程
一、 課程思政培養目標
《軟件工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抽象性強,該課程的方法、原理是基于多年的大型軟件開發實踐的總結歸納,因此軟件工程理論知識往往需要學生經歷多個實戰項目后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其次,軟件工程的效果體現在軟件開發的全過程,如問題定義、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運行和維護等多個階段,每個階段聯系性緊密,必須全面學習才能掌握。
《軟件工程》課程思政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掌握系統分析與設計能力,使學生從軟件編程的認知層面上升到軟件工程,逐步建立工程意識,為后期計算機專業課程的開展做好承上啟下、有機銜接等工作。然后通過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思考,引導學生踐行軟件工程的現象本質論、客觀規律、設計方法學、 實踐論等思政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接班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新冠肺炎”疫情下,課程負責人薛峰會老師組織課程教學團隊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挖掘課程思政資源,有效達到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育人目標。
二、 線上教學設計與實施
《軟件工程》本學期面向大數據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四年制本科4個教學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升本6個教學班,共455名學生開課。學生已學習計算機導論、編程語言、數據結構、數據庫等課程,具備初步的編程設計能力,具備一定的軟件開發能力,但軟件工程思維較淺,對整個軟件開發過程的把握尚不完善,不能明晰開發軟件項目的工程化方法和技術,以及在開發過程中應遵循的流程準則、標準、規范等,使得其在策劃和管理軟件開發活動中存在較多疏漏,無法完成規模較大的軟件開發項目。
疫情下,為做好教學工作,課程教學團隊認真學習在線課程資源和技術平臺軟件的使用,改變教學形式,調整教學內容,開展網絡集體備課,探索出“學習通+騰訊會議+QQ群”三位一體的具體線上教學形式,認真做好課前、課堂、課后資源建設和課堂直播,無縫對接,線下課程華麗轉身線上課程。
三、 課程思政實施
1.總體措施
《軟件工程》思政目標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軟件工程學科特色及學校校訓三個部分展開,而思政元素的設計主要體現在教學設計方案里。通過組織學生利用線上資源探究本節課程學習內容,培養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知識的能力;通過組織學生相互評價作業,分享課前學習成果,拓寬學生的自我思維模式,提升其興趣和積極性;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對抗賽、頭腦風暴、模擬課堂等游戲,激發學生競爭意識;通過人文歷史、實時政事等案例分析,引導學生關心中國及世界發展,體會中國發展征程的波瀾壯闊;通過學科交叉融入人文學科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人文情懷;通過將最新學術、前沿論文、科技成果,反哺教學課堂,激發學生對前沿科技的關注及愛國熱情;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增強小組凝聚力、培養合作意識;通過鍛煉學生實踐實戰能力,以賽促學,體驗真實的項目場景;通過實事熱點的分析判斷,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采用全過程考核,將課程考核分為課堂平時成績、課后作業、階段性檢測、期末考試等階段,各占 20%、10%,20%、50%,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感,使學習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思政教育融入專業知識
(1)課程思政舉例
在講解“軟件危機”時,通過和學生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化危為機"思想,使大家領會“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的辯證觀念,進而樹立“善于化危為機”,“善于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的正確危機觀。引導學生居安思危、準確識變,要未雨綢繆、科學應變,更要努力學習、主動求變,善于從眼前的危機、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做到變中求新、求進,變中突破,牢牢把握科學研究的主動權。
在講解“軟件生命周期模型”時,引用《論語》中的 “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強調了人生不同年齡階段的任務和特點。人的一生就是在發展變化中渡過的,發展變化是多維的,形式是多樣的,進程也是各不相同的。使學生明白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創新,優秀人才必然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引導。
(2)疫情下的課程思政
在講解“系統設計”時,將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堅決服從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指揮。各地區各部門采取舉措既要考慮本地區本領域防控需要,也要考慮對重點地區、對全國防控的影響。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項工作都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持。”疫情防控指導思想引入課堂,告知學生總體設計是對解決方案的系統化、結構化描述,要描述清楚,設計者要有大局觀,“從整體上弄清楚其組成成分,去尋找各部分的關聯和結構,采用簡練的語言、規律化的表述、結構化的框架,體現軟件之美、結構之美、工程之美”。
一、 總結
軟件工程教學團隊在疫情防控期間探索出“學習通+騰訊會議+QQ群”具體線上教學形式。教學過程中強調“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優化線上教學策略,積極應對學生的反饋,有效達到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育人目標,旨在把“課程思政育人”和軟件工程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如鹽入水、潤物細無聲的教學觸感,實現顯性與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從而將教育育人落實到細微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