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態
          同心戰“疫” | 大數據學院優秀線上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2022-04-07瀏覽量:2383

          《Linux 操作系統》線上教學分享——楊慧敏

          這學期,我教授四個班級的《Linux 操作系統》這門課程,其中有兩個21級專升本班,兩個21級普通本科班。因為學生基礎不一樣,在教學方法上也有區別。在總結以往個人線上教學經驗,吸取大家經驗的基礎上,我對兩個普通班的授課過程進行了如下規劃。

          一、 教學準備

          按照教材教學要求,我的筆記本安裝的是圖形界面的Linux系統,這個系統啟動起來比較費勁。通常情況下,我都會提前二十分鐘啟動系統,設置好工作環境。


          課前十分鐘,與學生約好在學習通進行拍照簽到,拍照要求顯示課前資料準備情況,包括系統開啟、課本、筆記本、筆這些上課必備資料。學生簽到過程中,我隨時關注著學習通簽到的結果,對于簽到不合格的同學,會提示其補簽,或作為課堂提問優先考慮的對象。


          課前五分鐘,通過QQ群與學生分享屏幕。這時要打開ppt的復習頁面,讓進入的學生做好課前知識的復習和提問準備工作。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提前做準備,能夠提高連線的效率。

          二、 授課階段

          1.檢查學過的命令

          教過幾次這門課,學生平日實驗時,效果都還可以,但每次期末考試,就會有題目空著不寫。通過調查,學生反映主要是記不住命令。所以在課程前兩章學習大量命令時,每次上課都安排了聽寫命令環節。命令聽寫時按照其功能分類聽寫,防止學生抄課本,又能與學生一起整理知識,方便和增強記憶。

          2.開啟“拉呱”式教學

          這兩個大一班,之前沒有開設過《操作系統》課程,在我的教學中如果不進行相關知識的滲透,即便學生們能記住命令,也不會在項目中靈活應用。所以課上,我會拿出1/3的時間講理論,1/3的時間演示、分析,剩余1/3時間學生進行實驗。也就是說,前2/3的時間是否高效,對課堂質量直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平時線下課,還能關注學生的表情,隨時做好問題的解釋和指導。現在,坐在“服務器”端的我,對我的“客戶端”沒有了十足的把握。

          想想平日里開會,多數會覺得開兩個小時很累,但是幾個人一起聊天的話,兩個小時會不知不覺地過去。所以,我就嘗試和學生采用“拉呱”式教學。我這里的“拉呱”,就是以“白話”為載體,以“共情”和“幽默”包裹“知識”,向“客戶”傳遞知識的過程。

          1) 理論知識的講解,不太容易“拉呱”,這里只能借助學生目前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帶入。例如講解“進程管理類命令”,這里面涉及的基礎理論包括“進程”、“進程狀態“、“進程分類”等知識,我就“拉呱”下學生學習過的“程序”和“資源管理器”兩個概念作為切入。

          2) 實驗演示往往基于項目來做,是對所學命令的應用。這個時候最適合“拉呱”。簡單的問題,我們演示下帶過。稍有難度的問題,先讓學生考慮下應該怎樣解決,然后連線,讓他們談談想法。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產生錯誤,這個時候可以與他們一起回歸知識本身,看命令格式,解讀參數,共同設計命令。這時候,是鍛煉學生不怕挫折、勇于挑戰自己的信心和決心的時候,是宣揚我們計算機人浪漫主義的時候---每個挫折的背后,都上演著重構!

          3) 學生獨立實驗部分對于線上教學來說,比較難以把控。起初研究了頭歌等幾個實驗教學平臺,其中的實驗內容與我們的大綱有不小的區別。所以每次學生獨立實驗都在自己電腦上做。做完實驗大家都靜悄悄的,群里沒有人問問題,也沒有人說會做。后來我讓大家把實驗截圖往群里發,進行點評。現在的獨立實驗時間,授課QQ群里 “嗨”起來了:中間出問題的截圖,做完的截圖,其他方法的截圖,還有點贊的……,大家隔著屏溝通,反而“拉呱“地更開了。

          3.課后

          1)對于理論知識,布置的學習通作業看看效果感覺放心些,作業允許“生生互評”,大家可以相互學習。到了時間看看吧,全是滿分(笑哭)。后來設置了分數構成:教師評分占80%,學生20%。


          2)課上實驗沒做完的,課后把實驗結果截圖發到群里,也要再檢查一下。不管幾點,只要有學生提交,結果正確,堅持點贊;有問題的,堅持提出意見。隨著互動越來越頻繁,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帶動了起來。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帶給我們每個人更多關于教學組織的思考和教學方法的實踐。相互的交流和溝通,能讓我們取長補短,在提升教學能力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