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技術
大數據學院 大數據本科教研室 閆繼輝
授課班級:2020級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專科1班
教學工具:電腦、Premiere軟件
教學平臺:學習通(建課、簽到);騰訊會議(直播)
教學流程:課前準備、課程開展、
課后總結
1. 課前準備
應對突如其來的一波疫情,我校積極展開防控工作,學校秉持著“停學不停課”的宗旨開始展開線上教學模式。作為一名新任教師,在上網課之前請教了各位老師們的經驗,同時在與學生的積極配合的基礎上進行課程內容準備。
為適應疫情期間,《新媒體技術》采用線上授課的形式與要求,結合虛擬現實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選擇運用騰訊會議進行課程內容講解的同時,結合學習通進行一些簽到、課堂實驗一系列交流,在課前提供課程中需要用到的素材文件,同時在課堂中會通過案例講解對軟件效果進行解讀與內容講授,課堂課后答疑進行教學;同時會針對課堂講解的技術操作會留下課后作業,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了解軟件的應用內容與技術。
2. 課程開展
(1) 運用騰訊會議創建并開啟會議室進行講授,課前提前通知上課的平臺、時間。結合屏幕共享功能,可以讓學生看到本人電腦屏幕上操作演示,實時演示+內容講解。
(2) 課程期間不定時的進行截取屏幕的方式隨機進行“面部”簽到(一方面觀察學生上課動態,了解學生是否能跟得上課程的進度;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保證學生認真聽課)。
(3) 開啟語音和聊天窗口,為了縮減線上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上課期間學生可以直接提出疑問,課程中和學生保持實時互動,以此來盡可能的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與線下課堂相同。
(4) 課堂開始會通過播放部分優秀的視頻作品,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對于已經學過的內容進行再講解,同時承接加下來課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對于當下的學習內容有著明確的認知。
(5) 課程的實踐部分由Premiere軟件進行操作,課程先通過案例實操演示、操作邏輯講解,再由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問題答疑講解通過學生屏幕共享進行,爭取做到每位學生當下遇到的疑問得以解決;同時課程結束后會將操作步驟進行整理共享,在QQ中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疑。
(6) 結合學生反饋內容,指定相應的課程設計,以趣味性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提問。課前后會針對學習進度,在QQ群內分享部分課堂內容更為細分的視頻教程,讓學生有途徑接觸學習感興趣的內容。對學生的授課內容也對教師本人產生了知識鞏固的作用,與學生共同進步。
通過以上方式可以實時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又能監控學生是否認真聽講,及時調整學生學習狀態,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3. 課后總結
疫情期間,盡可能使線上教學達到線下教學的標準,隨著學生深入接觸新媒體技術這門課程,對于Premiere軟件的學習也變得較為上心,大部分同學表現出對剪輯的興趣與熱情。在隨后的課程中會繼續給學生在剪輯技術方面打好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