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院關于開展2023年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的通知要求,貫徹執行《青島黃海學院關于加強課堂教學建設 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高等數學教研室和經濟數學教研室在兩位教研室主任張振榮和王曉燕的組織下,選拔出五位參賽教師史冬梅、彭婷婷、高亞、孟曉燕、丁曉云參加學院初賽。
2023年4月26日起,我院《高等數學》課程指導專家組及《工程數學》課程指導專家組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對參賽教師進行一對一指導,期間,全體數學老師陸續參與到對參賽教師的整個指導過程中進行跟進學習。
課程指導專家組呂巍然教授結合中國石油大學歷年參賽寶貴的獲獎經驗,專門指出參賽教師PPT引例當中的應用背景缺乏,引例應體現“應用型本科高校”特點,并應從傳統文化、數學發展史等方面融入課程思政。
呂巍然教授
趙立寬教授從課程內容的嚴密性、難易度、邏輯性等方面入手,指出了參賽教師的不足之處,趙教授表示,數學作為邏輯性最強的一門課,必須要做到言而有據,每一步推導都要有依據,每一個結論都要經過證明。
趙立寬教授
田保光教授對參賽教師教學比賽內容的選取做了指導,田教授指出,比賽內容選取應有取舍、有針對性,教學比賽不同于課堂教學,教學比賽的要求要遠高于課堂教學。教學比賽的PPT制作、板書設計要精美合理,課堂環節設計要巧妙,教師語言表達要簡明扼要、抑揚頓挫,還要精確把握好比賽時間。
田保光教授
最后,張德存教授結合數學課程的特點,對每一位數學教師做了要求。一是教學文檔十個“有”:(1)人才培養方案;(2)教材+輔助教材;(3)教學大綱+考試大綱(課程標椎);(4)課程表;(5)教學進度表(教學計劃);(6)學情調查表(畢業學校;入學分數,數學分數;第幾志愿;是否考研等等);(7)課程設計;(8)課堂設計;(9)教案;(10)PPT課件+講稿。二是課堂教學十個“無”:(1)照本宣科,講述平淡;(2)滿堂灌輸,缺少互動,課堂氣氛沉悶;(3)方法單調,手段單一,媒體運用不合理;(4)課堂設計不合理,重點不突出,信息量偏小;(5)內容不準確,講述、板書、幻燈有明顯錯情;(6)教風不嚴謹,發現遲到課堂、遺漏物品、接聽手機、人為多媒體故障等情況;(7)“思政元素”太少,沒有體現“三全育人”的理念,甚至“三尺持講臺有雜音”;(8)缺乏“學以致用”和“學而會用”的理念(引入、例題、回顧、總結等等方面);(9)課堂管理不力,駕馭課堂的能力差,課堂紀律亂;(10)隨意上、下課,甚至提前5分鐘以上下課。
張德存教授
《高等數學》課程指導專家組及《工程數學》課程指導專家組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對參賽教師的PPT進行逐節逐頁講解并優化相關課程的課件內容,適度恰當地加入“思政元素”,貫徹“學以致用”和“學而會用”的教學理念,讓每一個教師做到“心中有數”。
參賽教師
本次賽前指導,為我院數學教師相互學習、相互切磋搭建了平臺。可以讓青年教師在教學上相互吸取經驗,借鑒方法,肯定成績,發現優點,分析失誤,思考應對策略,從而提高教學實效,更有利于促進新老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
專家對參賽教師的指導,也為我院數學教學部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課程思政融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們相信,通過今后一個“教學周期”的實踐教學和完善,讓每一位任課教師以最佳狀態迎接我校2024年的“審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