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黃海學院大數據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1班的周世愛同學,今年考研以初試355分,復試79.9分的成績,被985院校中國農業大學錄取為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專業研究生。但她上岸的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她的考研之路,也充滿了搖擺和迷茫。
去年4月份,和大多數考研人一樣,周世愛為了求取更大更好的發展空間,開啟了自己的考研之路,在考研之初,她把自己的目標定在了省內的一所二本院校。但她的老師在得知此事以后,便來找她談心。“既然已經決定考研了,為什么不追求一個更好的平臺和更高的層次呢?”于是周世愛在老師的鼓勵下,她把考研目標定為了中國農業大學的農信專業,周世愛表示:“農大的專業課程比較符合我未來的發展規劃,而且只要足夠努力,考上的把握還是有的。”
于是周世愛開始了緊張備考,當時間來到10月份,備考進入沖刺階段時。周世愛的內心再一次發生了動搖。周世愛表示:“在我選擇農大作為目標院校后,身邊就一直充斥著各種質疑的聲音,而當時身邊也有很多同學降低了自己的目標,這些事也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的我內心十分焦慮,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每一天都在糾結考不上農大怎么辦,要不要換一所學校去考,那時候我真的幾乎快要放棄了。”
不過好在這時,朋友的一番話,及時點醒了她,“他一聽我想換學校的想法當時就和我生氣了,他說現在都已經10月份了再換專業課已經來不及了,你就不要想那么多努力去學就好,萬一真的沒考上我們還可以調劑不是嗎?最后在朋友的鼓勵下,我放棄了換學校的念頭,集中精力沖刺備考。”
惰性人人都有,但是如何克服惰性卻造成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說起自己的備考經歷,周世愛說:“我專心備考的時候內心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看到錄取結果之前,我絕對不能松懈一秒。”她也會因為前一天睡得太晚而犯懶,于是她就在手機鬧鐘里寫上“再不起床就考不上了”,以此來鞭策自己。可以說,每天叫醒周世愛的不是鬧鐘,而是她的夢想。

每天早上6點半,周世愛都會準時起床,7點去食堂吃過早飯后就會到圖書館或自習室開始一天的學習計劃,比如利用好早晨的記憶力高峰,先背半小時的英語單詞,然后開始專業課的學習,直到中午11點40分左右結束上午的學習。中午回到宿舍進行充分的午休,下午2點半來到圖書館繼續學習英語和政治,直到下午5點。晚上也不能閑著,吃過晚飯后,周世愛會和朋友一起散散步,晚上7點回到圖書館繼續學習專業課知識,直到9點半才回宿舍。回到宿舍后周世愛的學習腳步也沒有停止,在睡前,她還會再復習鞏固早上背過的英語單詞,有時甚至會一直學到12點。
周世愛說,“這只是我平時的學習計劃,暑假期間我也絲毫沒有放松,因為平時在校上課,會導致我的學習計劃被打亂,但暑假是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時間,利用好暑假的每一天對考研生來說至關重要。”
暑假期間,周世愛每天學習都在九個小時以上,和她一同考研的小伙伴都感覺不可思議,紛紛表示,如果連她都上不了岸,那就沒人能上岸了。她的努力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也化為了她的自信,她為夢想奮斗的步伐更加堅定了。
經過一年的備戰,在考試的前一天,周世愛和宿舍的同學卻都“陽”了。考試的第一天周世愛頂著39.5℃的高燒參加了第一場考試,在考場上她冷得幾乎握不住筆。但是她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吃了退燒藥之后又去參加第二場考試。好在第一天考試結束后,高燒的狀況有所減退,但她仍然不敢懈怠,從考場一出來就開始復習第二天的內容。“在最重要的兩天‘陽’了,我本來以為成績會不理想,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也許是因為發燒使我超常發揮,也許是因為考試準備得比較充足,但幸虧我沒有放棄,堅持到了最后一秒,否則是多么大的遺憾啊!”
“我覺得我真的很幸運,在我即將放棄的時候總有人拉我一把。”周世愛說,“說實話我能考上農大,真的多虧了我的朋友。在學習上, 他不僅為我找了很多學習資料,而且我們會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在精神上,他總是在我懷疑自己的時候給我自信,從他身上我感受到了很多力量。”
此外,周世愛也特別感謝學校在暑假期間為考研生們提供舒適便捷的學習條件。她說:“暑假期間學校為我們考研學生開放了知新樓的兩間大教室,空調隨便開不限制,并且還安排老師全天值班,為同學們提供學習上的便利。到了晚上老師還會點名,確保每位同學的安全。暑假的時候,學校還給我們兩個考研教室的同學準備了免費的西瓜和冷飲,這讓我們考研生感受到了黃海的溫度。”
給學弟學妹們的話:
考研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備考過程中,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考研途中,你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相信我,現在克服的每一個困難都將是你未來通往成功的基石。
最后,希望學弟學妹能夠堅守本心,相信自己,為夢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