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含雪,大數據學院2021級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1班學生,2022屆學友導師,計算機創新協會副會長,圖像科學創新工作室成員,重慶市南川區大學生志愿服務中心等志愿服務組織成員,在班級中擔任班級助理等職務。自入學以來累計獲得各類榮譽、獎項34項。
在2022-2023學年內,學習成績排名4/102,并考取英語四級證書,累計獲得各級榮譽、獎項17項。其中,國家級獎項5項,省級獎項2項,并獲得“青島市千名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以及校院級榮譽9項。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初到校園的她也曾害怕過:一個平平無奇的大一新生,怎么參加比賽啊,學長學姐口中的建模比賽和編程比賽聽起來是那么高端大氣上檔次,自己真的能行嗎?此時,姜永春老師說:“大家也許會害怕,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參加比賽,可是誰是一開始就會的呢?都是慢慢去參加,認真地思考、摸索,才有了后來的成就。你們如果畏手畏腳永遠都不敢邁出第一步,到了兩年后甚至三年后,你還是什么都不會。”這番話打消了她的顧慮,在比賽道路上邁開步伐。在杜慧老師的帶領下,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學習,才有了現在的成績。她也坦白到:不是每場比賽她都能取得獎項,但是在每次的比賽中,都會有新的收獲。
“行然后知之艱,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作為學生干部,她從最開始對計算機的一竅不通,到現在熟練使用辦公軟件,成功多次策劃組織活動,并獲得“校級優秀學生干部”、“愛崗敬業好青年”等榮譽稱號,離不開薛峰會老師的指導,更離不開崔積學老師、于云璋老師和尹彥浩老師的傾心付出與耐心教育。她說:“在成為一名學生干部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看似簡單的活動背后原來需要那么多的準備。通過這些寶貴的校園經歷,我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學院團委老師們的引領下,她還利用寒暑假時間參與“魯喀專項”志愿支教、“返家鄉”等活動,到夢空間志愿服務時長232.51小時,并被評為青島黃海學院“青年志愿服務先進個人”、“寒假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她認為,在這些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中,能夠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豐富閱歷,學習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最后,她表示:黃海學院是一個大舞臺,這里有很多學識淵博的老師、優良的學習空間、專業的實驗設備和熱心的學長學姐。請各位同學相信,只要你愿意,就大膽地向前走,將學到的知識付諸于實際,在此基礎上,匯聚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創意,你一定會大有作為。在這一路上,你并非獨自一人,有無數人對你施以援手,與你同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未來的路還有很長,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向自己的青春上交一份無悔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