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優秀校友的榜樣引領作用,搭建校友與在校學子溝通的橋梁,大數據學院于2024年11月19日在知新樓104教室舉行校友大講堂。邀請優秀校友劉子赫和楊卓賢為同學們做分享。
劉子赫,考研成功后,在青島科技大學踏入了研究生階段的科研之路,如今聚焦于生物信息這一前沿學科領域,以分子性質預測作為核心研究使命。
首先他強調,大一要打好任意一門語言的基礎,如python、C、C++、Java。這些語言是后續深入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基石,就像蓋房子需要穩固的地基一樣,掌握好這些語言,才能在計算機專業領域站穩腳跟。同時,他指出學習方法應包含:設定目標、勤于動手、深入學透原理、善用學習工具。大學課程多,需明確目標,掌握重難點。尤其是計算機專業需高度動手,不僅要聽懂,更要動手寫代碼。他提倡深入理解知識背后的原理,并通過項目實踐獲得真知。
談到考研,他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階段從大三上學期開始,需獲獎、打基礎;狠學階段寒假后,每天至少10小時學習,重點英語、數學,專業課動手實踐;沖刺階段暑假后,調狀態、防內耗,假期留校學習,學習時間分配專業課最重,次為數學、英語、政治。
楊卓賢,以3.92的平均績點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多次榮獲國家級和省級榮譽,連續三年斬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最終成功被山東科技大學錄取為學碩,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
她首先從大學規劃方面給出經驗指導。大一時要積極適應大學生活,并多參加各類活動、比賽,提高綜測成績,奠定大學基礎。步入大二,同學們應積極參與競賽,明確未來方向,并開始有針對性地規劃學習路徑,全力沖刺夢想。到了大三,要穩扎穩打,保持學業排名,深入學習專業技能并考取相關證書,同時制定詳盡的復習計劃。進入大四,需結合自身情況動態調整發展規劃,并珍惜把握每一次機遇。
接著她分享了英語學習與專業領域的經驗。楊卓賢認為英語學習需持之以恒,建議每日背誦單詞,利用碎片化時間,并推薦了China Daily、不背單詞、扇貝閱讀等實用軟件來輔助學習。在專業領域,她鼓勵深入探索GitHub,挑選感興趣項目實踐,以深化理解;同時,接觸Linux系統,掌握常用命令,提升技能。此外,她還建議同學們充分利用大學生慕課、嗶哩嗶哩等線上資源,不斷學習深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最后向同學們分享了她的備戰考研的經歷,分科施策,精準發力。在考研備考過程中,針對不同科目制定了科學且高效的復習策略,為考研學子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優秀校友們以親身經歷證明,只要目標明確、規劃合理、堅持不懈,每一位學子都能在學習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收獲優異成績。愿他們的經驗如明燈照亮同學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攜手共進,追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