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為積極響應2023年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號召,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拓寬農村兒童的知識面。7月9日,我校大數據學院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團隊集合前往山東省聊城市臨清樹人實驗小學展開本次支教助學活動。
PART
01備課
本次支教開設語文、數學、英語、地理、生物、音樂、體育七門課程,每位隊員認真備課,只為在課堂上展現出最好的課程效果。
PART 02直擊課堂
團隊成員們引導孩子發散思維,培養同學們的想象力。通過對學生知識授課、認識自我、道德養成、探索實踐與素質拓展多模塊、多方面的教學,展現我校多學科全面教學模式,只有身處此環境下才能言傳身教。為進一步豐富校園生活,使同學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支教隊員們除了日常授課以外,同時也帶領同學們進行適量的戶外運動,定期開展影視鑒賞課程等。
PART 03一字一句普通話 千言萬語繪中華
華夏之音—中國話。它很神秘,蘊含著一個民族上下幾千年悲喜交加的情感;它很古老,古老到那刻在骨上的文字都找不到它的起源;它很豐富,陰陽上去中回蕩著慷慨激昂,傾訴著溫婉纏綿。
悉心指導,共創課堂 教師投一個點撥的石子,便會激起學生千層智慧的浪花,在這樣的課堂上,我們才能真正領悟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絕妙。“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一節課的時間只有短短的45分鐘,但要使這 45分鐘真正發揮作用,需要教師付出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時間和精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體驗課堂的快樂;把感知還給學生,讓學生盡情享受成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