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由21人組成的指南針公益助學團前往河南省商丘市睢縣白廟鄉中心小學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支教活動。睢縣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紅色革命老區,主要有宋襄公墓、恒山漢墓群、無憂寺塔、圣壽寺塔、睢杞戰役紀念館、恒山湖濕地公園等眾多名勝古跡。同時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棉油產量大縣。這是一場當代青年與孩子們合奏的青春交響曲。
“大家知道我們的國旗叫什么嗎?”語音剛落,孩子們便爭先恐后舉起雙手,大聲喊道:“是五星紅旗!”我們以旗幟引入,介紹國旗的意義,通過了解紅色精神與五四精神相關視頻,開展了“趣味剪紙、折紙“為紅色主題的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志愿者的協助下教授剪五角星、制作紅軍帽、剪窗花等基本技巧;將自己對于紅色精神的感悟融于剪紙之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口號。
一系列的支教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更多紅色精神和紅色故事,在他們心中播撒下紅色基因的種子、理想信念的種子。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宣講團成員也將繼續懷著一顆赤誠與溫情之心,在服務社會中增長才干,在奉獻社會中涵養品格,有一份熱,發一份光!讓支教精神浸潤心田,薪火相傳。
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教育是相互的,孩子們可能會出乎意料的調皮,學習基礎也可能會很差,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都是一樣的。面對孩子們天真的笑臉,面對他們收獲知識的快樂,我們也受到了心靈的凈化、價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