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在行政樓201會議室召開了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國際交流工作會議。會議由副校長梁忠環主持,來自國際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等8個二級學院的國際交流工作分管領導、聯絡員以及國際處全體教師參加了此次會議。
首先,由副校長梁忠環解讀會議議程。會議開始,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薛海勤匯報了本年度國際交流重點工作及考核政策調整情況、開學初與各二級學院溝通對接及目前工作進展情況、本年度短期交流項目各學院報名情況等。國際處教師張一唯介紹了國際交流工作OA功能使用,建議各二級學院及時在OA系統上報備外教聘請、師生出境等信息,以便國際處掌握學院工作動態,更加全面地統計學校的國際交流工作開展情況。最后,薛海勤從工作實踐及二級學院實際出發,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幫助學院解決在推進國際化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根據會議議程,接下來二級學院國際交流分管領導及聯絡員就下一步工作發表意見建議。學前教育學院院長助理劉藝敏首先肯定了國際處的工作,表示希望后期國際處能協助學院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開展留學專場說明會;國際商學院院長助理劉奕蔓提出了學生赴外期間的學費減免問題,同時希望國際處匹配更多資源,為學生和老師提供更多短期交流的機會;藝術學院院長助理杜超就新生報道前后需要進行的國際交流工作給出了中肯的建議;建筑工程學院院長助理趙剛提出為學生開設語言興趣班,將學生語言能力提升融入日常。其他學院也紛紛提出了具體需求和建議,并表示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全力推進國際交流項目,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出國深造提供便利與支持。
最后,梁忠環強調了國際交流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4個需要,即國際交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發展的需要”,并為國際交流工作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梁校表示,教育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我校應多方借鑒國外教育模式,打開視野,邁開步子,創新發展道路;在抓國內專升本、考研的同時,大力鼓勵學生國外升學,申請世界名校,為學生搭建國際化平臺;堅持開放辦學,引入國際化師資、打造國際化教學環境,建設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堅持戰略思維、長期主義,把握難得的歷史機遇,通過國際化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實現百年黃海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