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教師發展中心聯合學前教育學院邀請到了國內著名心理學專家、原華南理工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測評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宋廣文教授,為大家分享了《人工智能時代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60余名教師和部分學前教育學院學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宋教授先結合國外教育改革經驗,分析了中國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在人工智能時代和創新經濟下,中國教育面臨的新挑戰,引出了課改的基本理念,強調了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和新的時代訴求。宋教授指出,核心素養不只是知識與技能,更是個體后天習得的,在解決復雜現實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性品質,而核心素養的形成,直接關系到個體在智能時代下適應不斷變化的生活與學習節奏和性質的能力。緊接著,宋教授闡明了核心素養的定義及構成要素,提出了核心素養的3C理論,既交流、協作與競爭。隨后,宋教授從“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春蠶--蠟燭--一桶水”等多個教師的角色層次出發,詳細解讀了不同教師角色對學生的影響。最后,宋廣文教授總結道,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工作要求個體適應充斥高技術的工作環境,需要具備解決不良結構問題的意識,以團隊的方式開展創新型工作的能力。因此,人工智能時代下,教師要實現自身專業化發展就需要增強問題意識、不斷更新自身理念、積極轉化自身角色。面對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對老師的挑戰,宋教授希望老師們能夠從傳統的教師角色轉變為未來生活的設計者、知識體系的建構者、課程教材的研究者及人際關系的藝術家,以團隊方式開展創新工作,持續終身學習,達到教師角色的良好轉化。
通過本次講座,老師們都獲益匪淺。宋廣文教授幽默詼諧的講課風格,親切自然的講課態度使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在一陣陣掌聲和笑聲中接近尾聲。師生們對人工智能時代下的高校教育發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也意識到要不斷提高作為日新月異新時代下教育者的專業認識與核心素養,實現自我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