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業發展歷程
我校電子商務統招專科專業設立于2003年,該專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摸索成長,結合行業發展動態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積極探索校企合作、師生共創工作室的育人模式,通過引企入校、校企共創、師生共創等方式,對學生實施“教師+學生+企業”的多元制培養模式。2009年該校就開始了產教融合、專創融合、知行合一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實踐,探索出了一條“以跨境電商產業鏈建跨境電商專業群”“以跨境電商專業群建國際商學院”“以國際商學院建網上創業園”“國際商學院+網上創業園融合機制下建跨境電商工作室”“校企共建跨境電商產業學院”發展路徑,破解了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滯后于行業發展的難題,提高了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適應性;2011年,學校舉行了阿里巴巴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揭牌儀式;2012年與網易校企共建了“網易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與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共建了“電子商務創業及物流實踐教育基地暨阿里巴巴服務站”;2013年與阿里巴巴戰略伙伴山東網商集團共建了“大學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在阿里巴巴國際事業部的支持下,引進24家青島本土電商企業進駐基地,全面開展校企共育、課崗融替、工學交替的工作室制改革;2014年,在黃島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力支持下,以大學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為基礎,成立了“青島西海岸大學生網上創業園”;2016年,開始探索實施“院園合一”式的人才培養模式,至今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學生培養體系,與87家企業建立138個工作室,形成項目任務驅動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新模式。學生以工作任務融入學業、教師以專業服務融入產業、校外資源以項目融入課程,建立學業+產業+創業“三業”融合共同體;2019年學院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全面的修訂,有普通專科班、特色班、B/C類在校生等不同類型,開設不同類型的實習實訓課程;2019年,青島黃海學院下發《告知學生學分認定與轉換管理辦法(試行)》,成為電子商務專業開展學分認定的指導性文件;2020年電子商務專科延續2019年人才培養方案,全面實行學分制,學生類型包括普通專科班、特色班、BC類學生,學生人數創歷史新高。隨著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出現,這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青島黃海學院對高職學生學分認定與轉換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對學分轉換細則進行詳細規定,為持續推進學分銀行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環境;2021年,青島黃海學院現代產業學院揭牌儀式在學校體育館舉行。八大現代產業學院集體揭牌,政、校、行、企四方協同,聚力開展建設,構建出全方位、全過程、深融合的協同育人新機制;2021年在學校的組織下對2021級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全面修訂,增加了電子商務數據分析、電商直播等符合行業發展現狀的課程,通過不斷的調整讓學生在理論教學與實踐的培養中形成較高的專業技能,為之后的就業和創業奠定基礎;2022年,學校根據時代和人才需求,在電子商務專業學科知識設置基礎上開設學業晉升方向,為學生的學業提升制定專項課程開設和輔導,助力高層次人才梯隊建設,提高人才服務社會的綜合能力。
2.主修課程
3.人才培養質量
(1)畢業生就業率
2022屆畢業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率達98%以上,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達到98%,創業人數連年提高,涌現出了王乃墩、孫延燦、李貞珍、盧美艷、張杭弟、李紀旺、楊東霖、鄧洋洋、楊坤、李彩云、甘圣民、韓青峰、孟琳琳、李元吉、常鴻飛等一大批創業帶動就業的畢業生和在校生典型,許多成為區域電商行業排頭兵,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畢業生留青比例達80%以上。
(2)就業專業對口率
2022屆的畢業生的實際就業率達到100%,就業專業對口率達到80%以上,大多數畢業生進入到聚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蘇比樂進出口有限公司、青島遞層邏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電子商務及相關企業工作,深的企業好評。在學院專業教育培養下部分同學選擇自主創業,也有開辦公司進行創業的同學,就業創業效果良好。
(3)畢業生發展情況
積極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近幾年學院領導和電商教研室骨干教師對青島地區往屆畢業生進行了回訪,充分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反映,調查結果顯示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在綜合素質、敬業精神、合作精神與實際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和高度評價,一大批學生成長為企業的業務骨干。學校周邊開發區不少電商企業里面都有黃海學院畢業生的身影。
部分用人單位評價
(4)就業單位滿意率
經過走訪從用人單位獲得的反饋來看,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總體的滿意率較高,很多用人單位也是在接觸了實習生或者畢業生之后來學校洽談校企合作的問題。每年學校舉辦招聘會都會有不少電商企業前來參加招聘活動,招錄電子商務應屆畢業生。
(5)社會對該專業的評價
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我院電子商務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累積為合作企業創造銷售額共1.27億,2015年“雙十一”期間助力魅族手機創銷售額達3750萬,與企業合作運營項目創收30萬,幫扶小微初創企業穩步發展,并創收350余萬元。2016年、2017年雙十一學生為企業創造了更大的收益,2018、2019年學院組織學生參加的雙十一企業實訓活動圓滿的完成了企業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蘇寧易購、京東物流等電商公司都對本專業的學生給予了高度評價,學生電子商務專業能力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2020年電商專業學生到上海得物實訓為期一個月,學生接觸到了電商企業內部真實作業的工作體驗,企業對學生評價較高。2021年校內實訓合作單位為老板電器,經過一輪輪的培訓和考核,絕大部分同學都經受住企業考驗,體現出較強的接受能力并具備比較扎實的專業知識,收到合作企業的好評。
各大媒體也對我校進行了廣泛的報道。2016年7月董事長劉常青在20國集團民間社會會議作了題為《在創新驅動中實現發展 在創業教育中做出貢獻》的主旨發言,介紹了基地貧困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受到廣泛關注。《青島新聞》播出了《青島黃海學院搭建孵化平臺助力大學生創業》。《青島早報》報道了我校淘寶班學生上課也掙錢的事跡。《人民網》報道了電商緣何在黃海學院“風生水起”《鳳凰網》、《新浪網》報道我校校企共建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從“雙營”走向“雙贏”……兩年來,接待政府、行業、企業、協會參觀200余次。2016、2017、2018年學院不斷深化“院園合一”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經過幾年的努力碩果累累。目前學校整合優勢力量成立國際商學院,集商科專業于一體。集群化的人才培養使得學生培養方式都有了很大改變,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優秀畢業生脫穎而出,在校企協同育人的培養下畢業生一畢業就能很好的適應企業的工作管理方式,實現了從學校到企業的直接跨越毫無障礙。專業集群作為一種直面現代產業集群需求、優勢資源集聚的專業組織形態,成為當前越來越多地方高校專業結構調整與專業建設的戰略選擇。青島黃海學院地處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核心位置,是山東省跨境電商實訓基地,全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示范校,學校為深度對接跨境電商產業鏈、創新鏈的崗位(群)需求,以電子商務專業為核心專業,融合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商務英語等專業,形成特色明顯的跨境電商專業集群。2021年,青島黃海學院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國際商學院、大數據學院以及藝術學院建立,是一座集網紅培訓、MCN運營于一體的全要素開放式的綜合服務平臺,無鋒青島電商基地與黃海學院建立校企合作關系,搭建“新電商運營”、“跨境電商”、“電子競技”等專科學科,進一步探索校企聯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構建適應企業、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實訓教學體系,共同培養適合企業和社會需求的新行業人才。2021年繼續深化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以專創融合為抓手基于跨境電商專業群建設實現應用型轉型的案例在教育部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論壇上得到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點贊。2022年繼續在之前發展的基礎上延續和深化集群培養的理念,工作室人才培養的模式不斷鞏固創新,一批批優秀的學生踏上社會,受到行業企業的好評。
4.優秀學子
學校涌現出了王乃墩、孫延燦、李貞珍、盧美艷、張杭弟、李紀旺、楊東霖、鄧洋洋、楊坤、李彩云、甘圣民、韓青峰、孟琳琳、李元吉、常鴻飛等一大批創業帶動就業的畢業生和在校生典型,許多成為區域電商行業排頭兵,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部分優秀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