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誼,男,1956年出生,山東省泰安市人。1974年河南三門峽市第一中學高中畢業,1974年至1976年在河南省陜縣大營公社南曲沃大隊插隊落戶,1976年至1979年在水電部十一工程局安裝大隊工作(期間在成都水電學校教師進修班學習),1979年9月考入山東大學哲學系,先后獲山東大學哲學專業學士、碩士學位,2002年獲北京大學哲學專業博士學位。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哲學專業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人學、思維科學、認知理論、邏輯學、領導科學和管理心理學等專業的教學與研究。
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哲學通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馬克思主義創新思維、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教育的人學基礎、邏輯學、管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領導科學等課程,講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馬克思主義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以人為本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中國文化傳統與思維方式的變革等專題。
在《中國社會科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和省級報刊上發表論文130余篇;撰寫和主編《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魯商文化與齊魯文化》、《中華民族精神導論》、《馬克思恩格斯建黨思想研究》、《管理心理學教程》、《普通邏輯學》、《探索宇宙奧秘的思想家--霍金》、《論自由》、《社會契約論》等專著、譯著和教材30余部,參加了50余部書的編寫;先后主持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課題子課題1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般課題1項,主持并完成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4項,參加完成國家、教育部、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10余項。被授予山東省優秀理論人才稱號,獲全省黨校系統優秀教師、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優秀教師稱號,獲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優秀教學獎、教學工作獎多項;個人或合作科研成果獲全國黨校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獎1項;全省黨校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項;山東省委宣傳部優秀調研報告一等獎1項,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撰寫的調研報告多次獲得省委領導的重要批示和有關部門采用。
兼任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共省委黨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山東大學兼職教授;擔任中共山東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哲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山東省倫理學與精神文明研究基地學術帶頭人,山東省哲學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學術帶頭人,山東省教育廳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學術帶頭人,山東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理事,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理事,中國領導科學學會理事,山東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秘書長,山東省倫理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山東省領導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黨校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同行評議、鑒定專家庫成員,山東省社會科學評議、鑒定專家庫成員。
人生格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