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創新成果,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強大生命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力,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對人類法律思想進行“揚棄”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這一理論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實踐中產生,在社會主義國家法治建設的實踐中不斷創新,至今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輝,飽含著科學的智慧,蘊含著精神的力量。但是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而不是教條的,是發展的而不是僵化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廣度、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機械照搬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法治理論對中國法治實踐而言,無異于刻舟求劍、緣木求魚,甚至會給我們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帶來災難性后果。歷史經驗和教訓使我們黨深刻認識到,教條主義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
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就在于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敢于承認錯誤,勇于糾正錯誤,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推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不斷與時俱進。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馬克思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歷程也曾經歷挫折,建設法治國家的道路也曾歷經坎坷,但我們黨對法治的追求矢志不渝。從“五四憲法”到現行憲法,從“社會主義法制”到“社會主義法治”,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們黨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只有與中國法治實踐相結合才能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引領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新中國法治建設史、社會主義法治發展史都已經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推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選擇。
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與全面依法治國新實踐相結合的一次理論飛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全局出發,從前所未有的高度謀劃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踐行法治,開辟出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踐不斷深化,立法機關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立法,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加快社會建設和民生領域立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隨著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步伐不斷加快,各級黨委政府將行政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各項工作實現全面突破、取得重大進展,有權不可任性成為普遍共識。司法機關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強化司法這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法治社會建設穩步扎實推進,法治觀念不斷深入人心,法律規定逐漸從紙面走入生活,各項權利日益從制度走向現實。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的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法治實踐創新,必將給理論創新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習近平法治思想正是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實踐基礎上不斷進行提煉升華,不斷將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形成的科學理論體系。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豐富實踐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體系等重大理論問題的基礎上,深刻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向哪里走、跟誰走、走什么路、實現什么目標、如何實現目標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以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理論上作出許多重大突破、重大創新,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作出了許多原創性貢獻,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與中國法治實踐相結合的一次理論飛躍。
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創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發展新境界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只有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才能永葆生機活力,成為引領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理論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起點、邏輯起點、價值起點,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和精神實質,是當代中國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
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化了對共產黨依法執政規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和國家治理普遍規律的認識,譜寫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新的時代篇章,開創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發展新境界,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系統的理論指導、科學的頂層設計。例如,明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在黨法關系、黨政關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命題,強調依法執政、依憲執政,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深化了對共產黨依法執政規律的認識;明確全面依法治國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學說,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的認識;明確將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強調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學說,深化了對依法治理一般規律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指導。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必須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必將隨著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的深入推進而不斷發展完善,為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法治理論作出新的原創性貢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