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現將《教育部社會科學司2021年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供在實際工作中參考。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
2021年3月19日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2021年工作要點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總體工作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系統觀念,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主線,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全面推動高校思政課建設、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深入學習宣傳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修訂實施《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開好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編好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大學生版)》和“四個自信”系列讀本,繼續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打牢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科學思想基礎。面向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定期舉辦“周末理論大講堂”,及時導學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求是》發表重要文章精神,并貫穿融入思政課教學。
2.持續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修輪訓。落實《2020—2024年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規劃》,以更好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心內容,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必修課程,舉辦6期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班、6期高校思政課骨干教師輪訓班和10期高校思政課教師暑期社會實踐研修班。
3.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原創性學理化學科化研究闡釋。充分發揮教育系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優勢,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原創性學理化學科化研究闡釋,增強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的學理深度和學術厚度。組織指導高校和專家學者,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闡釋,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謀劃“十四五”時期我國改革發展重要論述研究闡釋,加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關系全局、事關長遠重大戰略和重大舉措研究闡釋。
4.深入開展加強“四史”學習研究教育“攻堅行動”。把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更好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四史”類思政課選擇性必修課,推動有條件的高校開設“四史”類思政課選修課,編好用好“四史”大學生讀本,組織開展“同上‘四史’思政大課”活動,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加強“四史”研究,為學習教育提供資源和學理支撐。
5.深入開展建黨百年理論研究闡釋。聯合召開專題理論研討會。指導舉辦高校社科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座談會。實施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行動理論研究專項”,緊緊圍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確定一批重點選題,推出一批站得高看得遠用得上的重要成果。
二、全面推動高校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
6.實施“深化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以及《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等文件精神,啟動實施專項行動,推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高校思政課課程群建設,進一步壓實地方黨委和高校黨委的政治責任和主體責任,以配齊配強專職思政課教師為關鍵,以改進教學方法為重點,以加強保障、優化格局為支撐,不斷增強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全面提升思政課質量和水平。開展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名師工作室、虛擬仿真體驗教學中心、教學創新中心等項目建設,深入實施“一省一策思政課”集體行動。
7.扎實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召開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研制印發年度工作要點,加強對不同學段不同類別思政課的指導,推動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好思政課。統籌做好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換屆工作,充分發揮其咨詢、研判、評估、培訓、指導等作用。指導推動民辦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健全思政課領導體制機制。
8.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加強“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建設,開展全員培訓。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師研修基地,分類型、分課程、分專題開展精準培訓。舉辦第二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暨優秀課程觀摩,推出一批精品示范課程。常態化設立“高校思政課教師研究專項”,重點支持開展思政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和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等研究。深入實施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專項支持計劃,加大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力度。指導設立優秀高校思政課教師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生獎勵基金。
9.加強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印發實施《高校思政課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教學建議》。研制印發《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要點》,善用“大思政課”,更好跟現實結合起來,上好慶祝建黨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等“思政大課”,引導學生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引導大學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
10.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研制印發專門文件,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水平,為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提供綜合平臺保障。啟動實施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培訓工程。指導開展對口支援西部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工作。
三、全面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11.系統推進高校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強化黨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全面領導,召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印發領導小組年度工作要點,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促進新發展階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全面繁榮等作出安排部署。
12.研制印發“面向2035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全面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部署,以育人育才為中心,以從我國改革發展實踐中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為重點,研制實施專項計劃,全面提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水平、研究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更好發揮高校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中的主力軍作用。
13.深入實施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瞄準學術前沿,優化項目結構,支持開展相關研究。完成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測評和動態調整。遴選認定首批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并抓好試點建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研究方法創新。組織高校智庫平臺和專家學者開展長期性、跟蹤性、儲備性政策研究,提高咨政建言質量,辦好《教育部簡報(高校智庫專刊)》。用好管好專項經費,提升經費使用效益。
14.不斷提升科研治理能力。深化高校科研管理改革,創新管理方式,加強信息化建設,進一步為基層和科研人員減負。推進科研評價改革,落實《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堅持“零容忍”,健全有關機制,加大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查處力度。發揮好教育部社科委重要作用。
四、全面推動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
15.加強教育出版規劃和指導。研制加強新時代教育出版高質量發展的文件,指導推動教育出版單位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召開教育出版管理工作會議,健全有關管理機制和制度。組織實施慶祝建黨百年教育主題出版,出版一批黨史學習研究宣傳的精品力作,辦好一批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期刊專欄。制定專門文件,推動哲學社會科學期刊繁榮發展。組織好所屬報紙、期刊、出版社年度核驗、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質量檢查等工作。
五、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16.加強政治建設。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強化政治機關意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化創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健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長效落實機制,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推動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