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時間
2021年4月29日,星期四上午
二、活動地點
馬克思主義學院207辦公室
三、參加人員
概論教研室老師
四、原著名稱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五、主講人
于清 助教
六、主要內容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是毛澤東的經典著作,在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本次學習主要圍繞著文章的背景、內容及影響展開。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是為解決找不到革命力量的問題,最初文本主要針對國民黨右派,1925年12月,該文正式公開發表于國民革命軍半月刊《革命》第四期,并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毛澤東隨即根據中共黨內需要進行了改寫,從而形成了《中國青年》1926年文本。現《毛澤東選集》中的《分析》是在《中國青年》文本基礎上整改而成。《毛澤東選集》文本的這部分內容溫和而理性;而《中國青年》文本則鋒芒畢露,絕無妥協的余地,這是因為《中國青年》為呼吁中共黨內同志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時刻提防“盟友”叛變革命。
1.寫作背景
1925年前后,共產黨黨內衍生出兩種傾向:一種是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對國民黨右派的“反共防共”的反動本質認識不足,是右傾機會主義;一種是以張國燾為代表的只注重工人運動,不注意團結國民黨內部革命力量的左傾機會主義。兩者都是沒有前途的,前者會讓自己淪為國民黨的附庸,失去主動權,很難形成自己獨立運作的革命體系;后者由于工人力量弱,只靠工人,根本撼動不了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的根基。
毛澤東認為中國革命三十年成效甚小是因為策略錯了。黨內的兩種機會主義都沒弄清敵友,都忘記了農民,都未弄清現階段真正的敵人是誰,自覺革命無力,卻不知去哪找盟友。這就是《分析》出現的歷史背景。
2.主要內容
這篇文章開篇提問: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接下來通過分析每個階級所處的經濟地位,宏觀上把中國社會各階級分為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和游民無產者等幾個部分,揭示其階級共性以及對革命的態度,使我們明確如何對待他們了。
地主買辦階級,地主是封建遺留的產物,買辦是帝國主義在中國代理人,其是跟著帝國主義壓迫最廣大人民的階級,是革命需要推翻的階級。
中產階級,也就是我們國家自己成長起來的民族資產階級,他們有矛盾性。他們受外資打擊軍閥壓迫的時候就贊成革命,但是當革命順利推動,他們的大資產階級夢想受到威脅時,他們又會懷疑、阻攔革命。其政治經濟利益受帝國主義影響,其所處的經濟地位決定其對待革命有兩面性,我們對待他們要既團結又警惕。
小資產階級,包括第一種人數偏少的有余錢剩米的小資,對革命持懷疑態度;第二種人數甚多的恰足自給的小資,對革命持中立態度;第三種瀕臨破產的小資,其是最容易參加革命的一部分。
半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游民無產者。普遍經濟地位低下,被壓迫最嚴重,他們是革命需要團結的最可靠的同盟者。
最后,毛澤東得出結論:“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于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
3、文章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文章科學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階級性、人數以及對革命的態度,比較全面系統的闡明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領導、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其是毛澤東思想的萌芽,標志著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已經初步并正確認識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