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動態
          “跟我讀原著”之《論持久戰》
          發布時間:2021-06-04瀏覽量:7686

          一、活動時間

          2021年6月1日,星期四上午

          二、活動地點

          馬克思主義學院207辦公室

          三、參加人員

          概論教研室老師

          四、原著名稱

          《論持久戰》

          五、主講人

          劉閣珺 講師

          六、主要內容

          本次學習主要圍繞著著作《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內容及其與現實價值的關系展開,大家各抒己見,討論熱烈。

          1.著作背景

          20世紀初《論持久戰》是毛澤東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演講稿,是關于中國抗日戰爭方針的軍事政治著作,1938年7月首次出版。《論持久戰》科學地論證了抗戰的發展規律,闡明了爭取抗戰勝利的道路,批判了對抗戰的各種錯誤認識,從思想上武裝了全黨全軍和人民群眾,堅定了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是指導全國抗戰的理論綱領。

          2.著作內容

          《論持久戰》分析了戰爭雙方存在著的互相矛盾的四個基本特點,進而指出:日本的進攻能在中國橫行一時,中國不能速勝;中國不會亡國,經過長期抗戰,最后勝利屬于中國。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個強的帝國主義國家。第二,它的戰爭是退步的和野蠻的。第三,日本國度比較地小,其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第四,其短處則在其戰爭本質的退步性、野蠻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國際形勢之寡助。中國方面:第一,我們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是一個弱國。第二,中國的戰爭是進步的,從這種進步性,就產生了中國戰爭的正義性。第三,中國又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夠支持長期的戰爭。第四,其長處則在其戰爭本質的進步性和正義性,在其是一個大國家,在其國際形勢之多助。

          《論持久戰》科學地預見到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明確指出,通過三個階段,在力量對比上,中國必將由劣勢平衡到優勢,而日本則必將由優勢平衡到劣勢。第一階段,中國已經結成了廣大的統一戰線,實現了空前的團結。敵之財政和經濟已開始表現其竭蹶狀態,人民和士兵的厭戰情緒已開始發生,戰爭指導集團的內部已開始表現其“戰爭的煩悶”,生長著對于戰爭前途的悲觀。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也將是最困難的時期,然而它是轉變的樞紐。如能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和堅持持久戰,中國將在此階段中獲得轉弱為強的力量。第三階段,是收復失地的反攻階段,主要地依靠中國自己在前階段中準備著的和在本階段中繼續地生長著的力量。然而單只自己的力量還是不夠的,還須依靠國際力量和敵國內部變化的援助。

          《論持久戰》強調“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爭取抗戰勝利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充分動員和依靠群眾,實行人民戰爭。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日本敢于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克服了這一缺點,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們數萬萬站起來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沖入火陣,我們一聲喚也要把它嚇一大跳,這匹野牛就非燒死不可。抗日的財源十分困難,動員了民眾,則財政也不成問題,豈有如此廣土眾民的國家而患財窮之理?軍隊須和民眾打成一片,使軍隊在民眾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軍隊,這個軍隊便無敵于天下,個把日本帝國主義是不夠打的。

          3.著作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

          《論持久戰》系統闡明了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的綱領性文獻,不僅指明了必須持久抗戰才能取得最后勝利的前景,并且提出了一整套動員人民群眾,在持久戰爭中不斷削弱敵方的優勢、生長自己的力量、以奪取最后勝利的切實可行的辦法,大大增強了人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今天我們重讀《論持久戰》,具有多方面現實意義。首先,堅持辯證思維,全面地看待當代中國的發展,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堅持矛盾分析法和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大勢;其次,堅持戰略思維,始終保持深邃的戰略遠見和堅實的戰略定力,堅持“四個自信”,穩步推進各項事業,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接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后堅持主體思維,始終堅守人民立場,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凝聚不懈奮斗的磅礴力量。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