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建設
          典型案例:傳承雷鋒紅色基因:構建“多方共建、四課聯動、雙核共融”大思政育人體系
          發布時間:2021-09-20瀏覽量:411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你們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一大批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雷鋒式高素質人才,青島黃海學院自建校以來堅持以雷鋒精神興校育人,建成全國高校首家雷鋒紀念館,學校二十年磨一劍,經歷了“內領外引、交融發展、共建共享”三個發展階段,完成了“學雷鋒、引雷鋒、做雷鋒、育雷鋒”的四部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和體系。

          一、育人舉措

          (一)創建“校--所”多地共建的合作共贏機制

          建設雷鋒紀念館、雷鋒塑像、雷鋒講壇、《雷鋒》雜志工作站“四位一體”學雷鋒教育基地,對社會免費開放。

          與全國最有影響力的雷鋒紀念館、研究所、雷鋒生前所在部隊以及部分高校緊密聯系,簽訂合作協議,開展合作研究、合作育人、合作發展、資源共享,創建多方共建的合作共贏機制,推動雷鋒精神在高校的傳承。

          (二)搭建“課堂-文化-實踐-網絡”四課聯動的多元育人平臺

          立足課堂陣地打造課程育人平臺。引雷鋒班長入校,開好“雷鋒精神教育第一課”,編寫雷鋒教材,打造特色課程,創新實踐形式,實施“課程+思政”,實現雷鋒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立足校園陣地打造雷鋒精神文化育人平臺。多維布局,將雷鋒紅色基因植入校園文化理念和文化品牌中,呈現于校園景觀設計和環境布置中,貫穿于以“校園雷鋒十百千”為榜樣引領的校園行為養成中。

          立足社會陣地打造實踐育人平臺。以素質訓練為主渠道,提升綜合素質;以志愿服務為突破口,開展校地合作賽會服務、專業技能志愿服務、勞動教育崗位服務,強化服務能力;以典型教育為著力點,以雷鋒精神建隊育人,傳遞正向價值觀。

          立足網絡陣地打造網絡思政育人平臺。加強網絡思政隊伍建設,講好新時代雷鋒故事;創新網絡思政教育形式,發揮新媒體“云”育人功能;豐富網絡思政工作內容,打造高校雷鋒精神專屬網絡陣地。

          (三)構建“專業+職業”雙核共融的協同培養模式

          基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把雷鋒精神和四項核心能力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度融合,突出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優化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創新創業三大教學體系,創響優秀傳統文化培根育人、紅色革命文化鑄魂育人、工匠文化實踐育人、雙創文化協同育人的“四文化”融合育人品牌,培養“雷鋒式職業人”。

          基于崗位能力需求,優化“五平臺十二模塊”協同育人課程體系,健全學業評價體系,凸顯“實踐主題”,強調“學以致用”,突出“知行合一”

          基于校企合作,學校制定“雷鋒式職業人”素質測評體系,設立“學業導師+企業導師+輔導員”三位一體服務機制,企業設立“雷鋒訂單班”,形成校企育人聯合體,共同培養學生職業行為習慣和專業核心能力。

          經過10年建設,我校創造性提出了“培養雷鋒式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育人新理念,創新性構建了“多方共建、四課聯動、雙核共融”的雷鋒精神育人新體系,開創性打造了“雷鋒精神進大學”的育人新模式。

          二、應用效果

          (一)人才培養成效突出,成果受益面廣

          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學校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了13萬余名畢業生,涌現出一批雷鋒式師生代表。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我校在培養現代企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師資隊伍優化,整體水平提升。由雷鋒精神研究專家、雷鋒班班長加入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建成,一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多人獲得各級“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教師參加市廳級以上教學比賽獲獎20余項,大思政育人體系師資隊伍水平整體提升。

          (二)推廣應用效果顯著,示范輻射作用明顯

          特色課程輻射面廣。《雷鋒的人生觀修養》在線課程上線智慧樹、山東省在線課程共享平臺、學習強國,開課6輪,17所高校12500名學生參與學習,累計互動12.64萬人次。

          實踐教學效果顯著。雷鋒精神主題實踐教學面向全國開放,已成為中國石油大學等20余所大中小學實踐教學基地,累計接待13萬人次,教學170余場。

          建設模板復制難度低。上海建橋學院等高校成功復制我校建設模板,建成建橋雷鋒館、雷鋒精神研究中心,創建本校特色育人體系,獲評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在當地乃至全國產生重要影響。

          (三)社會認可度高,社會影響效應大

          社會各級領導專家高度關注。教育部原部長周濟、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雷鋒》雜志總編輯陶克將軍等領導專家多次視察指導,對我校十幾年如一日學雷鋒的行為和舉措給予高度評價。

          社會評價成果豐碩。學校獲得全國學雷鋒基地先進單位等榮譽20余項,雷鋒精神實踐教育基地獲評中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10余個社會教育基地。

          社會媒體關注度高。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大眾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50余家媒體報道170余次。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