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學院 滕金聰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其法治思維的狀況直接影響到自身健康成長和國家法治建設的未來。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法治教育過程的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長期的、系統的、科學的法治思維培養,有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尊法守約習慣,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為平安校園、和諧社會的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實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人才力量。馬克思主義學院滕金聰老師講授公開課《培養法治思維》,授課過程中注重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切實提高教學實效。
一、備學生,為因材施教奠定堅實基礎
在授課之前,我依據所依托的科研課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學生的法治思維狀況進行調查,為因材施教奠定堅實基礎。大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部分源自學校教育,但大多來自于非系統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無意識的自學,是一種被動的法治教育;雖然具有一定量粗淺的法律常識,具備一定的規則意識,但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這些法律知識大多是以“碎片”的學習方式獲得的“碎片”式法律知識;由于學習態度、教學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多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所受教育不夠系統、規范、長效。針對以上問題,我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既注重法學理論的講授,也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引導學生樂于探究所學知識,提高法治素養。
二、備教案,為精彩授課提升理論水平
為提高學生課堂抬頭率、參與度、獲得感,在授課之前我重溫法學經典著作《論法的精神》《社會契約論》《理想國》等經典著作,梳理刑法、行政法、民法典的原則及各部門法之間的關系,觀看王利明、張文顯、楊立新等法學名家關于《民法典》解讀的視頻報告,針對需要精講細講的知識點精選“昆山寶馬哥劉海龍被反殺案”、“米蘭達規則”等案例認真備課,精心做好教學設計,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三、備教法,為學生樂學創新教學模式
為實現培養大學生法治思維的目的,我在課前布置課堂上要討論的案例,便于學生提前熟悉所學內容,帶著方向和任務思考學習任務點,實現任務驅動;課堂上,我針對所授專題的重點、難點問題,以案例教學法將案例當事人進行角色分配,以超星學習通為平臺的課堂活動如選人、問卷、主題討論、搶答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探究所學內容,夯實法學基礎理論;課后,我選取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相關案例,讓學生根據所學理論知識任選其一進行分析,利于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生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備學生、備教案、備教法,培養法治思維專題授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也為進一步展開積極有效地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