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時間
2022年6月8日,星期三上午
二、活動地點
馬克思主義學院207辦公室
三、參加人員
史綱教研室老師
四、原著名稱
《婚姻家庭的文化哲學》
五、主講人
姜遠森
六、主要內容
本次原著分享主要圍繞“婚姻家庭“這一中心思想,本人將陳毓寶先生的著述和我國近些年的婚姻發展狀況結合起來,從哲學角度分析中國婚姻的遇到的問題,希望引起社會的關注,促進中國婚姻家庭健康的發展。
一、研究目的
1、困惑:
21世紀,我國的離婚率連年上升,感情糾葛和家庭矛盾時有發生,引出困惑:
現在的愛情到底怎么了?我們的婚姻咋啦?我們的家庭未來的發展前途如何?
2、作者認為,我們的婚姻價值觀念和財富積累意識之間的碰撞,家庭文化意識與外來兩性觀念之間的沖突,導致我們的婚姻規矩意識和家庭秩序觀念淡薄,進而導致婚姻關系惡化、家庭關系混亂、夫妻矛盾、情侶糾紛。
3、結論:
作者認為,個人的失調其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責任,作者反思中國的婚姻和家庭哲學,并關注當下的婚姻生命的現實狀況,關愛人類未來的命運。
二、人類文化意識與婚姻規矩的辯證發展過程
1、混沌自然意識中的婚姻形態及其禁例的起源:血緣群婚:第一種婚姻形態,隔輩人的性關系得到限制,成為禁忌
文化起源:神話故事,伏羲女媧為婚延續人煙,
2.朦朧自在意識中的婚姻形態及其禁忌的形成
氏族外群婚:伙婚制,
摩爾根指出:“伙婚制家族,這是由若干嫡親的和旁系的姊妹具體地同彼此丈夫婚配而建立的;都是一群男子伙同一群女子配偶。 否定了在一個群體內部的婚姻
對偶家庭:
指原始社會時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雙方,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實行由一男一女組成配偶,以女子為中心,婚姻關系不穩固的一種婚姻形式。對偶婚為一種兩相情愿、不受約束而稍有固定的成對同居形式。
3、理性自覺意識中的婚姻形態及其禁律的產生
一夫一妻制:專偶制
特征:以家庭財產私有制為基礎;婚姻關系穩定;結婚離婚由禁律作保障
三、一夫一妻制家庭文化的婚姻自覺和婚姻自信
1、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態與婚姻自覺
(1)買賣交易型的契約式婚姻形態:
(2)愛情至上型的浪漫婚姻
(3)平等互助型的伴侶式婚姻
2、婚姻中的禮品、商品和人品的關系
禮物表征的是責任和秩序的辯證統一,本質上體現的是雙方需要接受的承諾和維持秩序的責任所在。禮物是人品的體現。
3、家庭文化的婚姻自覺與婚姻自信
婚姻自覺是對自己本來的“自知之明”:
4、婚姻文化自信促進自我和解與心靈相通
體現的是不以婚喜不以嫁悲
婚姻文化自信促使自我和解
婚姻自信的核心是具有合宜的仁慈美德
婚姻自信的關鍵是達到真正的心靈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