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研工作
          關于青島市第三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申報推薦的通知 (截止日期:6月24日)
          發布時間:2022-06-02瀏覽量:1909

          各單位、部門:

          青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市委、市政府批準的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最高成果獎,每年評選一次。現將青島市第三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申報推薦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評對象與范圍

          凡青島市(含中央、省駐青有關單位)社會科學工作者或單位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間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均可參加評選:

          (一)在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批準的正式報刊發表的文章或者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等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字數要求:發表在報紙的原則上不低于1500字,發表在期刊的原則上不低于3000字)。

          (二)國家、山東省、青島市社科工作辦、軟科學規劃部門等結項或者通過鑒定的課題。

          (三)對實際工作有重要指導作用的智庫類研究成果。被市級及以上領導批示、納入決策參考的研究報告或市部門、區(市)級以上黨政機關應用、推廣的決策建議。

          (四)煙臺市、濰坊市、威海市、日照市四市的“膠東經濟

          圈一體化”研究成果也可參評。

          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努力提高優秀成果的質量,參照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的做法,申報成果年限上延兩年,2019-2020年期間未參評過的作者也可申報,但已參評過的作者和成果無論是否獲獎不得重復申報。

          二、獎項設置與數量

          青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獎勵等次分為一、二、三等獎和新秀獎。一等獎每年不超過20項,二等獎每年56項,三等獎每年72項,新秀獎每年24項,合計不超過172項,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為確保質量,各學科成果以水平論高低,寧缺毋濫。新秀獎主要用于獎勵40周歲(含)及以下青年學者的優秀成果,具有高級職稱或年齡超過40周歲的作者原則上不推薦新秀獎。

          三、申報成果的界定要求

          (一)申報成果的時間界定。確認成果時限以發表時間或版權頁出版時間為準;課題研究項目以結項或通過鑒定時間為準;非正式出版物以市委、市政府及以上有關部門的批示、采用時間為準;其他應用載體成果以刊登時間為準。所有成果不以寫作時間及“前言”、“后記”中的說明或其他證明為據。著作類出版時限以第一版時間為準,若第一版時間不在時限以內,但印刷時間在時限以內的,亦可參評;未參加過評獎的著作,若再版時間在評獎時限之內,亦可參評。

          (二)申報成果的署名界定。成果以自然人署名的,以自然人名義申報,兩人及以上合作的成果,不能以個人名義申報,必須與合作者共同具名申報。成果以單位署名的,以單位名義申報;以筆名署名的成果,須出具出版單位的證明。文章以正文標題下首次出現的署名為準(有通訊作者的在其后標注“通訊作者”);著作以版權頁署名為準(著作內文以“說明”、“前言”、“后記”等形式列出的“章節執筆人”等不認定為作者),著作版權頁上署名的顧問、編委、主審等人員不認定為作者,不具有申報權,其申報權歸“作者”或“主編”;課題以結項證書或鑒定書封面上的完成者署名為準。

          (三)申報成果的其他界定

          1.青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參評成果形式為著作、文章、課題、領導批示、應用等。

          2.第一作者(含集體作者、通訊作者、課題負責人)每年只能申報一項成果。申報人原則上應是申報成果的第一作者。

          3.成果只作一次性申報,嚴禁重復申報。往屆已申報但未通過審核或未獲獎的成果、已參評作者的其他同年度成果不能多次申報。重復申報參評的,一經查實,取消該申報者三年申報資格。

          4.申報者人事關系原則上應在青島。兩人及以上合作的成果,第一作者(第一主編)出國或調離我市,其他作者尚在市內,如果能確定該項成果是第一作者(第一主編)在我市工作期間完成的,可以參評。但要出具第一作者(第一主編)同意其他作者申報評獎的證明,證書按版權頁署名。個人作者在我市工作期間完成的成果,申報后調離我市的,該成果可以參評。申報前調離我市的,不再受理該成果申報。我市作者以正在攻讀博士或碩士學位的學校或研究機構為署名單位發表的成果,經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出具證明后可以參評。成果發表或出版時所署單位與申報時申報者所在單位不一致時,需出具所署單位同意申報的證明。

          5.與中央有關部門或外省、市協作研究的項目,其中由我市作者為首位主編、或在多卷本中能明顯分出某單冊為我市作者撰寫的,可申報參評。

          6.多人合作的系列叢書,如果涉及學科較多,出版時間不一,由叢書主編及編委會出具同意證明,單冊可以申報參評。在評獎時限內已出齊的叢書,如果整體參評,單冊不再參評。單冊參評以單冊作者(主編)為主申報;叢書參評以叢書主編為主申報。同一作者同一書名的多卷本著作,在未完整出齊的情況下,不受理單冊申報。多卷本著作的申報以最后一本出版時限為準。同一作者論述同一主題的論文集可作為著作參評,若以著作參評其中的論文不得再單獨參評。主題分散的個人論文集不能作為著作參評,但其中的單篇文章可以論文形式參評。

          7.只有一位作者(主編)的成果,作者(主編)去世,可由其法定繼承人代理申報,報獎及證書以版權頁為準署名;多位作者(主編)的成果,第一作者(主編)去世,可由第二作者(主編)在征得其他作者(主編)和已故作者法定繼承人同意后申報評獎,以版權頁為準署名。

          8.正標題或副標題相同的從不同視角或層面研究同一問題,且署名相同的系列論文可以作為整體申報,但必須是在評獎規定時限內發表的非跨年度成果,或雖跨年度但明確標識上、下或1、2等順序的也可以。

          9.不能申報參評的成果:非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成果(包括原著為非社科研究成果的譯著,交叉學科、新興學科、邊緣學科研究中以自然科學為主的成果);現任副市級以上領導干部的成果(編制在高等院校或科研單位的除外);已獲得市級以上獎勵的成果;已獲本獎項成果的新版本;文學、藝術作品;教材類成果;音像制品;大事記、概覽、新聞報道;公文、法律等條文性文件;帶有秘密、機密、絕密字樣的尚在保密期的成果;發表在增刊上的成果;知識產權有爭議的成果;CIP核字號驗證有誤的成果;重復率檢測超過規定比例的成果等。

          四、申報辦法

          (一)網上申報

          本次優秀成果評獎申報工作,采取網上申報、審核、成果發布等形式進行。具體申報流程可參考《青島市第三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網上申報流程說明》,基本流程如下:

          1.網上填報成果信息。網上申報時間:2022年6月6日至6月24日。在規定時間內,申報者通過青島社科網(http://sky.qingdao.cn)“青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申報系統”進行申報。填報內容主要有:(1)作者的基本情況;(2)成果的基本情況;(3)成果原件電子版(4)轉載、引用等參評成果有關情況電子版,其他要求材料。

          網上申報系統學科組設有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哲學社會學、文學語言學、文化學、教育學、歷史學、智庫應用成果等學科組。根據申報成果實際情況,市評獎辦將進行適當調整與合并。

          2.網上技術審核。市評獎辦在規定時間內對網上申報成果進行技術審核,通過審核后,將在第一時間通過網絡或短信通知申報者。待申報者收到通過審核信息后,請盡快聯系科研服務部張琪老師進行報備。

          3.網上成果發布。申報期間,申報者可以隨時補充或更新有關信息。必須確保信息屬實,堅決杜絕弄虛作假現象,否則,一經發現將取消本次成果申報資料,并取消申報者三年參評資格。

          (二)資格驗證

          1.著作驗證和外文成果檢索。著作申報者先登錄中央宣傳部出版物數據中心(https://pdc.capub.cn/),進行CIP 核字號驗證。所有外文類成果須通過具有檢索資質的機構進行檢索,并提供檢索證明,以確定原發刊和所有反響期刊的SCI、SSCI分區。

          2.重復率檢測。文章重復率不得超過15%,著作和課題項目(研究報告)重復率不得超過25%,超過規定比例的不得申報。

          如該成果此前已在涵蓋下列要求的數據庫范圍進行過檢測,只需將之前的結果交上即可。未檢測的要通過中國知網檢測系統進行重復率檢測,提交經高校圖書館等資質查重機構蓋章的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原件一份,匿名件一份。[檢測范圍必須涵蓋: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中國專利全文數據庫、互聯網資源(包含貼吧等論壇資源)、英文數據庫(涵蓋期刊、博碩、會議的英文數據以及德國Springer、英國Taylor&Francis 期刊數據庫等)、港澳臺學術文獻庫、優先出版文獻庫、學術論文聯合比對庫,互聯網文檔資源、圖書資源、CNKI大成編客-原創作品庫。如以上列舉數據庫涵蓋不全,則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視為不合格,其中原典、法律條文、自引等不計入重復率。] 查重費用由申報者承擔。

          (三)規范報送書面申報材料

          申報者填寫申報表,向受理單位申報。申報成果必須經申報者所在單位同意。申報材料包含:

          1.《青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審表》一式四份(A4紙雙面打印;“作者簽名”一欄用簽字筆手寫),其中兩份經作者本人簽字、所在單位負責人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兩份作匿名處理,匿名處理是指將評審表中所有能透露作者個人信息的內容空白不填寫(“年齡”、“職稱”欄信息必須填寫)。

          2.申報成果一式兩份,其中著作提交一份原件和一份匿名原件;論文、研究報告、決策咨詢文稿等提交一份原件和一份匿名復印件(包括發表刊物的封面、目錄和文章)。

          3.申報成果支撐材料一式兩份,一份原件一份匿名復印件。包括轉載、引用、書評、批示、獲獎和科普類著作印數等情況。一律裝訂成冊,封面注明“參評成果有關情況”字樣。引文等證明材料,附引用刊物的封皮、目錄及引用文章的復印件。

          4.《青島市第三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推薦匯總表》1份(需學院科研副院長簽字)。

          由市級及以上社科規劃部門、科技管理部門組織通過鑒定的課題,須提交立項書和結項證書原件(評獎辦審核后退還)、復印件(一式兩份、一份匿名)作為支撐材料,并按結項證書要求的成果最終形式申報。研究報告須附市級及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或市級及以上工作部門采用并取得成效的肯定性證明(被采納程度、轉化形式、對產生決策影響、社會影響等);沒有署名的須附無著作權爭議的單位證明。以上材料都要求一份原件、一份匿名復印件。

          5.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一份原件(申報者在實名首頁手寫簽名)、一份匿名件(經市評獎辦匯總委托青島科技大學科技信息中心查重的成果不用提交此項)。

          6.外文類成果加報材料。提供資質機構的檢索證明;外文論文提交中文譯文,外文著作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中文摘要及中文目錄。以上材料都要求一份原件,一份匿名件。

          7.著作類成果加報材料:CIP核驗檢索頁打印件,經申報者本人簽字的原件一份,匿名件一份。

          8.科普類著作提交印數,以版權頁為準,多次印刷的提交各次版權頁,或出具《圖書印刷委托書》。

          以上要求提交匿名件的,須處理掉在內文、腳注、封面、封底、書脊、前言、后記、圖書出版編目(CIP)、查重報告等出現的姓名、單位、照片及其他可顯示作者身份的信息。如信息泄露或遮蔽不嚴、不到位的,無論主觀故意或無意,一經發現,取消其當年參評資格。

          五、申報時限與地點

          1.網上申報時間:2022年6月6日-6月24日。

          2.申請委托青島科技大學科技信息中心查重的成果(在青高校成果除外),申報人務必于6月24日前盡早提交查重信息,逾期不再受理,超過查重條數限制不再受理。

          3.書面材料報送時間:2022年6月27日。請嚴格按照時間要求做好申報推薦工作,逾期不受理。

          六、其他

          1.申報通知、評審表等申報材料均可到青島社科網查詢、下載。申報者務必仔細閱讀《青島市第三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網上申報流程說明》。

          2.申報材料作為檔案資料,不予退還。

          聯系人:張琪,聯系電話:83175768,15166037998。

          附件/kindeditor/attached/file/20220614/20220614104713_0828.zip

                                                                                                                                                                                                                                                                                                                                                                                  青島黃海學院科研服務部

          2022年6月2日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