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教研室教師的教學水平,營造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8月31日上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全體教師在馬院208會議室進行了本學期的第一次集體備課,全體任課教師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
大家集中交流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性質、課程地位、授課方法、導言的授課等內容。學院司林梅副院長就“綱要”課的課程性質,尤其是如何處理好“歷史課與思政課之間的關系”“綱要課與概論課之間的關系”提出自己的建議。她提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一門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學特性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圍繞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問題進行對歷史進程的考察與經驗總結,因此授課過程中要注意以歷史學科的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為依托和基礎,在廣泛了解中國近現代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發展歷史的基礎之上,深入研究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道路和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及其基本規律和主要經驗。同時“綱要”課要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將理論研究同解析歷史進程、總結歷史經驗結合起來,通過總結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經驗,為“概論”課提供厚實的歷史背景支撐。司老師還就導言部分的講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
陳南旭、張浩天、戴宇政等老師圍繞“綱要”課的課程性質談了授課方法,認為應該綜合運用歷史學、政治學、文化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在注重宏觀把握四個選擇、歷史進程等基本問題的同時,應該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和多維的研究視角將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民族立場與世界眼光相統一,歷史審視與現實關照相貫通。
本次集體備課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凝聚力,內容豐富,參會教師都很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