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兼職教授專家風采
          胡發貴
          發布時間:2023-04-10瀏覽量:451

          胡發貴,男,1960年7月出生,畢業于中山大學,哲學專業碩士,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江蘇省“333工程”一、二期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全省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第二屆)。2023年4月被聘為青島黃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兼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哲學與倫理學
          主要研究成果:
            《痛苦的文明》,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2年;
            《儒家文化與愛國傳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
            《王夫之與中國文化》,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羅欽順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教育與道德培養》,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古代交友趣話》,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誠信》,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儒家朋友倫理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
            《孔孟儒學》,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羅整庵存稿》(點校),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厚德載物:傳統忍德泛論”,《道德與文明》,2002.1;
            “論儒家的境遇倫理思想”,《江海學刊》, 2003.5;
            “儒家重養老”,《光明日報》,2009.9.14;
            “‘恒產’與‘恒心’”,《深圳大學學報》,2003.5;
            “孟子‘人學’發凡”,《中國文化研究》,1994。
          承擔研究項目:
            1994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儒家文化與愛國傳統》。
            2009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古代朋友倫理》。
          獲獎項目:
            獨著 《儒家文化與愛國傳統》,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參與的二項省社科基金課題成果,分別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哲學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