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學部教師公開課評課活動組織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提高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強化質量意識,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進一步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熟練教學技能、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特將教師公開課互評活動作為我部門教學管理的一項常規性活動。
二、活動要求:基礎教學部全體專任教師均參加互評
三、活動時間:每學期初——學期末
四、活動方式 :任課教師隨堂教學
五、活動要求
1、基礎教學部所有專任教師均需在本年度準備一堂公開課,內容自定,教研室協調時間。
2、參加公開課的教師需在學期初上報公開課課題(附件一),公開課前一周將教案一份交給教研室主任,以備存檔。
3、各教研室需在學期初做好本學期公開課安排和計劃,上交基礎部辦公室。
4、聽課教師在活動開始前一律將手機調為振動或關機,必須要遵守時間,應在授課教師講課開始前全部到位,且中途不得隨意走動或離開教室,并認真做好聽課記錄,認真公正的做好評課打分活動。
5、各位老師要充分吃透教材,運用最有效、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力爭將課程達到最優質的效果。
6、鼓勵沒有課的老師現場觀摩,授課結束后,教研室要開展扎實有效的評課活動。
六、評課標準
1、為保證評課結果客觀公正,評課教師至少5人,由教學指導小組2人、本教研室1人、相近學科教研室1人、非本學科教研室1人組成,由教學指導小組和教研室主任確定名單,課后給予授課教師指導、點評;
2、評課標準見附件二;
3、按照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給出總評等級;
4、評課結果作為本學期考核、評優、晉職等活動的主要參考意見。
附件一:報名表
所在教研小組 |
|
公開課科目 |
|
公開課課題 |
|
隨堂上課班級 |
|
上課地點 |
|
上課時間 |
|
教研室評課人員(簽字) |
|
評課成績 |
|
附件二:公開課評分標準
一、 教學目的(10分)
(10分)緊扣教學大綱,教學目的明確,切合教學特點,突出思想和能力培養。
(6分)能扣住教學大綱,教學目的較明確,體現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
(3-0分)教學目的不太明確,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較差。
二、 教學內容(20分)
(18-20分)突出學科特點,科學處理教材,重驗證點突出,講授準確,舉例典型。
(10-17分)注意學科特點,會處理教材,有重點難點,講授基本到位,舉例較典型。
(1-9分)教材處理欠妥,較能圍繞講解,能舉出例子。
三、 教學方法(15分)
(13-15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氣氛活躍,有一定的風格和特色,有獨創性。
(7-12分)較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啟發誘導,講練結合,課堂氣氛活躍。
(1-6分)教法一般,啟發誘導少,課堂氣氛不活躍。
四、 教學過程(20分)
(18-20分)層次分明清晰,時間分配合理,適時組織活動,完成任務好。
(10-17分)層次較分明,時間分配得當,按時完成任務。
(1-9分)層次不清楚,時間分配不合理,任務完成較差。
五、教學基本功(20分)
(18-20分)語言生動精練,教態大方,板書工整,設計巧妙,能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學組織和應變能力強。
(10-17分)語言清楚,教態較大方,板書工整,能運用普通話。
(1-9分)語言一般,板書較亂,普通話水平差。
六、教學效果(10分)
(8-10分)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
(5-7分)能完成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學生一般能掌握所學知識。
(1-4分)完成任務差,不能實現教學目標,學生對所教知識掌握較差。
七、教案(5分)
(5分)教案完整規范,目標明確,突出重、難點,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切合實際,實用性、操作性強,有創建和新意。
(3分)教案較完整規范,目標也明確,確定了重點、難點,教法設計、學法指導較得當,有實用性、可操作性。
(2-0分)教案不規范,教學目標不明確,教法設計,學法指導未能聯系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