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教學大綱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適用專業:青島黃海學院所有專業本科學生
總 學 時:54學時 理論學時:46學時 實踐學時:8
開課時間:第二學期
教學大綱說明
一、課程的目的與任務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的主干課程,其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本課程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和分析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確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自覺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二、課程的基本要求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概論》是從整體上來介紹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使學生完整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使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從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要求學生要掌握和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在實踐中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認識和分析各種社會實際問題, 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的本質、社會發展動力和社會發展基本規律,正確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認識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從而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三、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和分工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與《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幾門課程一起,構成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課。這些課程的共同任務是對青年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的教育,幫助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門課在這些課程中起著理論基礎的作用,為學生正確學習和理解其他政治理論課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四、教學形式和學時分配
章次
|
內 容
|
總學時
|
課內課時數
|
課外課時數
|
緒論
|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
4
|
4
|
0
|
一
|
物質世界及其發展規律
|
6
|
6
|
0
|
二
|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
6
|
6
|
0
|
三
|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
6
|
6
|
0
|
四
|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
8
|
6
|
2
|
五
|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
8
|
6
|
2
|
六
|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
8
|
6
|
2
|
七
|
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
8
|
6
|
2
|
總學時數
|
54
|
46
|
8
|
五、本課程的性質及適應對象
本課程是公共理論課,是全校所有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
六、考核方式形式與方法
考試。平時成績占20%,實踐課成績占總成績20%,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60%。
教學大綱內容
本課程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教育,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觀察和分析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確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自覺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打下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
緒論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一、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現代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作為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從廣義上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它既包括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寧主義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馬克思恩格斯在對人類文明繼承與創新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科學。
三、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是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立場。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與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實現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四、努力學習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
青年學生要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學習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的指南。
教學提示:
本章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什么是馬克思主義,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和理論品,增強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章 物質世界及其發展規律
一、物質世界和實踐
哲學基本問題,客觀實在是物質的根本屬性。世界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社會生活在本質上也是實踐的。
二、世界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聯系與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與發展的普遍性和多樣性。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根本規律。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都是客觀的。意識的能動作用及其表現。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是辯證統一的。
教學提示:
本章重點在于讓學生認識世界的物質性與世界聯系和發展的總特征,掌握物質意識及其關系,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掌握和理解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在實踐中自覺地運用唯物辯證的科學方法。
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認識的本質及其規律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又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實踐和認識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是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二、真理與價值
真理的客觀性和真理的絕對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與價值是辯證統一的。
三、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學提示:
本章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認識實踐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的決定作用,掌握認識在實踐基礎上的辨證發展過程。掌握真理的客觀性、辨證性以及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唯一標準等原理,了解真理與價值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懂得掌握這些原理對于我們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意義。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一、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及其運動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
二、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三、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作用是表現。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作用。
教學提示:
本章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掌握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要學生了解社會基本矛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斗爭是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的直接體現,認識社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認識到科學技術在現代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正確認識和評價人民群眾和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一、資本主義的形成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形成的條件、過程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以及在商品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
勞動力商品化與雇傭勞動制度。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規律。社會化一般規律及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特殊發現。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三、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和特點,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和特點。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和特點。
教學提示:
本章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資本主義社會本質特征,認識商品經濟規律及其作用,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本質。
第五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一、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的發展,壟斷資本主義的發現和壟斷資本主義的特點。經濟全球化及其后果。
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新變化,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三、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
教學提示:
本章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要求學生認識到壟斷資本主義是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掌握當代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新變化及其原因實質,正確認識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第六章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一、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列寧、斯大林領導下的蘇維埃對社會主義的探索。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
二、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發展完善
在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認識,經濟比較落后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是艱巨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社會主義在實踐探索中曲折發展。
三、工人階級政黨在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人階級政黨是新型的政黨,工人階級政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
教學提示:
本章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形態,它的發展和完善有一個過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在經濟比較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性和長期性,正確認識工人階級政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地位。
第七章 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一、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馬克思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方法論。馬克思描繪的共產主義宏偉藍圖。
二、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三、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社會主義是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樹立共產主義偉大理想,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教學提示:
本章重點在于讓學生認識到共產主義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樹立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建議選用教材和參考書目
選用教材: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編寫組,高教出版社。
主要參考書:
1、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冊、《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 。
2、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第二、四節、《致約·布洛赫的信》。
3、列寧:《馬克思主義三個來源和三個主要組成部分》、《談談辯證法問題》、《國家與革命》
4、毛澤東:《實踐論》、《矛盾論》、《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論十大關系》
5、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第四點、《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6、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全面建設小康時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7、《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見《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8、胡錦濤:《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