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動態
          瞭望新聞周刊:“百年目標”勾畫民生圖景
          發布時間:2013-05-09瀏覽量:11398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改善和發展民生作出了重要承諾。

            四年前的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年大會上提出了兩個“百年”(建黨百年、建國百年)奮斗目標。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為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勾畫出更加具象可期的發展圖景。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凱表示,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這一系列表述說明,到建黨百年時,中國的民生將達到新的水平,“一個集中表現是優質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在全國3萬多個鄉鎮和2000多個縣較為均勻地分布”。

            中央黨校科社部教授青連斌認為,到建黨百年時,中國應已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建成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障體系,解決民眾養老的后顧之憂;建成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解決人們的醫療擔憂;建成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保障體系,解決低收入者的生存危機。

            “由于此時我國尚未進入工業現代化階段,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較低,民生基礎比較薄弱,因此民生水平尚處于解決基本生存的階段。”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室主任李爽說,從長遠看,到建國百年也就是本世紀中葉,與我國的經濟發達程度相適應,民生水平至少也應達到中等偏上國家或比較發達國家的水準。

            李爽認為,“建國百年的民生發展目標可以體現在三方面:相關制度和標準實現全國統一;國家發展與人的發展相融相濟;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協同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

           “立足中國具體國情,從建設基本民生保障體系入手,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地推進民生建設沿著‘公平、普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在解決基本需求的同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增加民眾的幸福感,切實維護個人的自由、平等和尊嚴”,青連斌這樣展望建國百年時民生富足的愿景目標。

            專家們表示,對照兩個“百年目標”的民生期待,現有的發展瓶頸問題必將在發展中逐步解決。其背后有三個不可或缺的決定性要素:國家的實力、執政黨的意愿、人民的團結。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