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動態
          深入十八大:以改革的精神開展制度反腐——學習十八大精神的體會
          發布時間:2013-05-09瀏覽量:11425

          深入十八大:以改革的精神開展制度反腐

          ——學習十八大精神的體會

          2013032613:23 源:吉林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所謂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就是從源頭上遏制腐敗,即從制度層面進行改革,抑制腐敗的制度根源。

          制度反腐已成為必然選擇。改革開放30多年,黨和國家對反腐敗最為重視,對腐敗行為始終保持著高壓態勢,小到普通黨員干部,大到政治局委員,對腐敗分子從不手軟。必須承認,在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腐敗問題上,我們黨態度最為堅決,出拳最為果斷。但同時,腐敗仍呈滋生蔓延易發多發態勢,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可見,反腐敗的過程,既是查辦案件的過程,更是制度建設的過程。制度反腐,應該成為新時期反腐的重點,以改革的精神繼續推進制度反腐,才能打贏反腐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腐敗的根源是權力缺乏監督,權力封閉運行,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從制度設計上看,權力過于集中是滋生腐敗的重要原因。正如一位落馬交通廳長所言:工程建設從立項到投資、建設、管理,都是一個人說了算。這樣的制度想不發生腐敗行為都難。權力制約、制衡得好,經濟高速發展,政治也能清廉;權力失衡、失控,經濟發展速度不快,甚至倒退,政治也會腐敗。

          實踐證明:沒有科學的權力結構,沒有合理的權力分解,沒有及時有效的監督,難以避免腐敗的發生。當前腐敗易發多發,實質是權力結構出了問題。由于權力結構改革特別是對權力的制約乃至制衡還沒有實質性進展,一些權力的主體還難以成為監督的對象,成為監督的空白、死角和禁區。事實證明:當權力失去20%的監督時,它就蠢蠢欲動;當權力失去40%的監督時,它就破門而出;當權力失去60%的監督時,它就鋌而走險;當權力失去80%的監督時,它就敢于踐踏一切法律;當權力失去100%的監督時,它就不怕上斷頭臺。

          如果權力過分集中的總病根不能得到根治,民主就難以生存,監督就難以有效,體制就難以健全。欲治其癥,欲求其解,必須通過合理的權力配置和科學的權力結構來遏制腐敗,必須限制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加強制度建設。制度反腐是人類社會反腐敗的成功經驗,也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路徑。鄧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制度

          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制度的建立就是要把權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它作用于反腐的機制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權力制衡的表現。

          改革權力結構。我們目前的權力結構,基本上是照搬蘇聯模式,將決策、執行、監督三權集為一體的權力結構。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這種權力過分集中的權力結構,既是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的總病根,也是我們各種問題的總病根制度反腐的核心是改革權力結構。改革權力結構,一是黨內分權。讓黨內民主、黨內監督有存在空間,形成黨內制衡,有效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總病根,逐步實現還權于黨員,黨員才能真正成為黨的主體。二是黨政分開。要改變過去對政府的組織領導、工作領導、事務領導,逐步實現還權于政府。要真正成為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引導群眾監督政府的政治領導,逐步實現還權于人民。這樣就能有效解決黨不管黨的問題。

          改革選人用人體制。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一系列條例、規定、意見,逐步走上了干部工作程序化、規范化的道路。但是,現行干部選拔工作的思維方法、制度設計和行為模式還存在一些不科學因素,還有腐敗和不正之風的干擾。所以,在改革選人用人體制上,要樹立堅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學發展、崇尚實干、重視基層、鼓勵創新、群眾公認的正確用人導向,堅持五湖四海,拓寬視野選拔干部,廣辟途徑培養干部,鼓勵多種渠道推薦干部,廣開舉賢薦能之路,拓寬黨政干部選拔來源,讓更多優秀干部人才脫穎而出。

            健全輿論監督機制。溫家寶同志指出,滋生腐敗的根本原因是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和制約。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政權的性質就會改變,就會人亡政息。他進一步指出,要更加重視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監督,支持新聞媒體對違法或者不當行政行為進行曝光。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公報強調,發揮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在促進反腐倡廉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充分利用網絡這個最大的平臺,使人人起來監督黨委政府成為可能,而我們各級黨委政府在如此公開便捷且影響力如此之大的網絡平臺前,就不會也不敢懈怠。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