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制度文件

          當前位置: 首頁 / 制度文件
          關于實施山東省高等學校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
          發布時間:2013-05-18瀏覽量:12028

                                                                                                                             魯教高字〔2011〕9號

           各高等學校:

          為全面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精神,落實《山東省高等教育內涵提升計劃》,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內涵建設,提高高等教育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特制訂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規律,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牢固樹立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教學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堅持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內涵建設為重點,以深化改革和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為手段,按照分類指導、優化結構、強化特色、提高質量的原則,加大教學投入,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教育創新,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山東高等教育又快又好發展,為全省經濟和社會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二、總體目標

          通過山東省高等學校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實施,我省高等教育在規模、結構、質量、效益方面能夠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基本形成;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學科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結合更加緊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顯著增強;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教學理念得到提升,教學方式有所突破;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共享程度廣泛深入,效益顯著提高;高等學校的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質量監控與質量保障體系更加完善,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山東高等教育在落實科教興魯和人才強省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基本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建設內容

          (一)特色專業建設

          “十二·五”期間,按照“優化結構,突出重點;強化優勢,體現特色;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原則,遴選建設750個特色專業,通過建設,使這些專業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形成優勢和特色。引導和帶動高等學校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優化我省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結構,提升高等學校學科專業建設的整體水平。

          (二)精品課程建設

          在現有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上,以專業為依托,大力推動精品課程建設,到“十二·五”末,使5000門左右的課程達到省級精品課程建設水平,進一步整合優化課程資源,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全面帶動高等學校課程建設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

          進一步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優化實驗教學體系,創新管理運行機制,在不同學科與重點專業領域遴選100個基礎條件好、整合力度大、發展潛力強、體制機制先進、綜合水平領先的實驗教學中心進行重點支持和建設,為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改革提供可借鑒的模式和范例,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提供條件保障。

          (四)教學改革研究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建設

          1. 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立項。針對高等教育發展中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進一步深化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于2012年、2014年分批立項1500個教學改革項目,積極引導高等學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加大教學改革力度,走多樣化人才培養之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

          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推進高等學校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實踐環節等方面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改革,探索教學理念、培養模式和管理機制的全方位創新,著力構建面向各類學生、多樣化的高等學校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100個具有領先性、創新性和輻射示范效應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整體推進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質量。

          (五)教學名師評選

          繼續開展教學名師評選表彰工作,評選表彰500名左右在教學和人才培養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省級教學名師,充分發揮教學名師的帶頭和示范作用,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六)教學團隊建設

          在全省高校中建立500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學效果明顯、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省級教學團隊。通過建立團隊合作的機制,促進教師間的合作交流與傳、幫、帶的作用,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和研究,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省教育廳、財政廳聯合成立山東省高等學校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領導小組,協商決定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大方針政策和總體規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員由教育廳和財政廳工作人員組成,辦公室設在教育廳高教處,具體負責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日常工作。各高校教務處作為專門機構,統籌負責本校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的規劃和實施。

          (二)加大投入。省財政逐步加大對山東省高等學校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經費投入。各高校要積極籌措資金實施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

          (三)健全制度。建立項目評審、公示、中期檢查和驗收制度。省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加強對建設項目的檢查、審計和績效評估,并根據檢查、審計、評估的結果,對有關高等學校的項目和資金進行調整。建設項目完成后,組織專家會同相關部門進行驗收。

          (四)項目要求。項目承擔學校按照統一部署,根據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總體目標任務,依據所承擔項目的要求,在充分調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特色和辦學定位,確定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組織項目實施.要加大教學經費投入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保證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實施,擴大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影響力和收益面,確保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各高校要高度重視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要根據當前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結合本校實際,圍繞影響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的主要方面,明確目標要求,認真制訂本校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實施方案,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強化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山東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