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社區孔子學堂
          以孔子學堂為平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3-08-23瀏覽量:500
          以孔子學堂為平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青島黃海學院 國學院

          青島黃海學院是山東省首批29所高校“孔子學堂”建設單位之一,于2015年4月正式授牌,由國學院具體負責孔子學堂的各項工作。青島黃海學院國學院以孔子學堂為平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以“寫好字、讀好書、做好人”為堂訓,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揮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努力打造具有專業性、綜合性和國際視野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創新平臺。經過多年努力,全校呈現出向上向善的精神風貌,初步展示了國學的魅力,中華傳統文化己在全校生根開花。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成為學校“四文化融合育人”(傳統文化育人、紅色文化育人、工匠精神實踐育人、創新創業文化協同育人)辦學特色之一。
              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形成傳統文化特色育人模式
          國學院依托孔子學堂,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辦學宗旨,以立德樹人為教育根本任務,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堅持“禮樂詩書畫舞六藝并舉,論孟大學中庸四書奠基”的國學育人理念,踐行“以珠峰之高立其志,以黃海之深積其學,以松柏之節礪其品,以大地之厚養其德”的院訓,將禮教、詩教、樂教貫穿于國學教育之中,舉辦了名家講座、道德講堂、國學研修班、淑女禮儀班、詩書畫講習班等國學系列教育活動;指導茶藝社、漢服社、文學社、太極拳社開展社團活動;同時面向全校本專科生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啟迪良知,培根鑄魂。通過多年的教育探索實踐,初步形成了普及(面向全校各專業開設國學必修課)、融入(融入專業、融入校園文化、融入地方)、提高(舉辦國學特色班級)相結合的特色傳統文化育人模式,培養出了一批具有傳統文化底蘊,德才并重、品學兼優的高素質人才,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育人之路。
              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專業課程體系,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圍繞孔子學堂開展傳統文化課程建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納入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孔子有教無類的育人理念實現傳統文化的教育普及。針對各類專業對人才培養的不同需求,將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融入專業教育之中,體現孔子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應對專業特定需求,將詩教、蒙學融入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學生溫柔敦厚的人格特質;將國學經典深度融入書法學專業,突出書法教學特色,提升學生人文底蘊;將中華之美、中華智慧融入數字媒體藝術、環境設計、繪畫等專業,助力高素質應用型藝術人才培養;將傳統文化中“醫者仁心”“大醫精誠”的崇高精神融入護理學專業,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精神與醫學品德。在將國學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同時,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傳承中華文脈,富有中國心、飽含中國情、充滿中國味,豐富學識,塑造品格,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濃厚傳統文化氛圍
          以孔子學堂為活動載體,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校園文化,融入社團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傳統文化動起來、活起來,由學堂人分工負責指導國學社、國風詩社、大雅傳統文藝社、長歌漢文化協會等掛靠社團定期組織活動,開展國學經典誦讀、詩詞大會、國學才藝研習、孔子文化節、國學之春元旦晚會等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將國學教育自然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寓教于樂,在活動中感受國學教育的魅力,汲取國學文化的智慧,開擴學生視野,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

              將傳統文化傳承推向社區實踐,踐行優秀傳統文化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利用“孔子學堂”這一有效載體,大力弘揚和踐行優秀傳統文化,構建優質社區實踐平臺。對優秀傳統文化在黃島區的傳承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校“孔子學堂”與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黨委密切配合,在窩洛子社區、毛家山社區傾情打造“四點半課堂”。選拔了一批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交流互動,并對孩子們開展有針對性的傳統文化講座,針對孩子們的需求和興趣,開展了作業輔導、知識科普、手工制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志愿服務中成長,讓“四點半課堂”持續彰顯民生溫度。校關工委、校“孔子學堂”與靈山衛街道山子西社區開展校地共建活動,建立蘭花種植基地,促進學校智力成果轉化,幫助當地建立“乾豐園國學堂”,孔子學堂選派優秀學生作為志愿者參與文化交流。國學院于2016年在西海岸新區毛家山村委會、大灣社區、珠山文苑社區等建立了9處孔子學堂。以我校孔子學堂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衛星學堂,作為國學院實習基地,以傳統文化引領社區文化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將傳統文化融入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校園環境文化內涵
          在校園規劃設計、空間布局和設施建設中也緊密繞孔子學堂倡導的儒家文化作文章,充分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營造傳統文化氛圍,使傳統文化滲透到立體的校園文化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在校園內建孔子廣場,立孔子銅像,為廣大師生豎起萬世師表的豐碑;建孔子學堂、群賢道,揚君子之風,行圣賢之道,“天下文章莫大乎是,一時圣賢皆從之游”;建“八德路”,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內涵分列于34支燈箱中,為青少年點亮道德之心燈;校園東西兩側有兩池塘,名之為“雙樂池”,寓意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君子德性。黃海學子置身于此種人文環境之中,受到濃郁書香之熏陶,自當游目馳懷,寓教于境,以文“化”人。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