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咸同斯福——龍門石窟造像記拓片展在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正式開展。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的伊河兩岸,自北魏時期開始,歷經東魏、北齊、隋、唐等朝代的不斷開鑿與雕琢,形成了今天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的石窟群,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在龍門石窟所蘊含的眾多藝術門類中,依附造像而存在的大量造像記,則獨具特色。據統計,龍門石窟碑刻題記2860多塊,誠如清代學者武億所說:“龍門不僅為石鐫佛場,亦古碑林也。”這些造像題記不僅承載了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為石窟造像提供了斷代依據,更因其形式多樣、體法多變、淳樸天然的美感,對后世的書法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龍門體”。自清代乾嘉以來,受金石學影響下的卓有成就的書法家,莫不受到龍門造像記的惠澤,所謂:“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本次展覽,共展出龍門石窟造像記拓片50種,其中既有在書法圈及碑帖收藏圈聲名赫赫的“龍門二十品”,又有平時難得一見的異彩紛呈的絕美小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所展出的拓片均為百多年前的舊拓,彌足珍貴。希望來此觀者,咸同斯福,俱登龍門。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期待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