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四地畫家共繪“瑤溪二十四景”書畫長卷亮相廣州,該作品長60米
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中共海珠區委等主辦的第三屆嶺南書畫藝術節22日在廣州十香園紀念館開幕,由兩岸四地52位書畫家共同創作的“瑤溪二十四景”書畫長卷正式亮相,成為本屆藝術節的最大亮點。
瑤溪是珠江廣州段以南的一個古村,其南接泉塘,北貫馬涌,“瑤溪二十四景”指在瑤溪沿岸及其附近的二十四處游覽景點,是清代到民國時期廣州最富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集合地之一,也是嶺南畫派啟蒙祖師居巢、居廉(“二居”)和友人們雅集之所,以瑤溪水系交通為網絡的文人雅士頻繁交流,涌現了如清代樸學大師陳澧等中國文化先賢,然而隨著城市發展和自然變遷,大部分古瑤溪二十四景已不存在。
據介紹,早在1914年,廣東名家崔芹曾繪過“瑤溪二十四景”冊,目前該作品藏于香港藝術館,相隔近百年之后,內地嶺南畫派代表楊之光、臺灣嶺南畫派大師歐豪年、香港畫家黎明、澳門藝術家楊大明等書畫家們合力重譜“瑤溪二十四景”書畫合卷。
22日的開幕現場,長達60米的“瑤溪二十四景”書畫長卷正式與觀眾見面。廣州海珠區委有關負責人說,古瑤溪二十四景遺跡除“石馬崗”、“待月橋”、“合流津”三處外,其余現皆已不存,“瑤溪二十四景”書畫長卷再現歷史,堪稱“當代嶺南畫壇的《富春山居圖》”,觀眾可以透過它,深入理解“嶺南畫派”產生的地理和人文淵源。
此外,“十香歸園——居巢、居廉書畫文獻展”亦于22日拉開帷幕。十香園是居巢、居廉揮毫潑墨、設帳授徒之所,嶺南畫派的創始人高劍父、陳樹人都曾學畫于此,因此,十香園被譽為嶺南畫派的搖籃。22日在十香園內舉辦的居巢、居廉書畫文獻展,共展出40多件有關“二居”的珍稀文獻資料和80多件“二居”書畫精品,其中首次露面的香港私人藏品《十香花圖冊》,對研究十香花、十香園等有著重要的史學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香園展館外,還設置了以“嶺南畫壇名人歷史長廊”為主題的雕塑景觀,與當下嶺南畫壇代表人物的手模浮雕(手印墻)相互輝映,展示著“二居”到“嶺南畫派”的傳承脈絡。
嶺南書畫藝術節每三年一屆,是華南、港澳臺地區重要的藝術活動品牌之一,本屆藝術節將持續至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