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博動態
          博物館不能辦成“文物倉庫”
          發布時間:2017-04-28瀏覽量:3897

             江西省文化廳廳長池紅21日在南昌表示,不能把博物館(紀念館)辦成一個“文物倉庫”,一個死氣沉沉的博物館,吸引不了觀眾。

             博物館當然是用來陳列文物的。一些實物之所以被稱為文物,就在于其具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這些價值,就在于其具有研究意義。但除了研究意義,還在于其能夠為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意義。正是因為如此,人類才修建博物館。如果只是具有研究意義,人們是不需要修建博物館的而只需要建設“文物倉庫”。
             要體現博物館的價值,就要提升文物資源開放共享水平,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民眾,完善共享機制、拓寬共享渠道。博物館不僅要向普通民眾開放,而且要想辦法吸引更多的民眾走進博物館,通過多層次渠道的服務,為公眾欣賞文物提供便利。以囊括了考古領域所有獎項、實現了“滿堂紅”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為例,其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成功展出,“一票難求”,在首都引發“海昏熱”。在江西省博物館開展,已累計接待觀眾達42萬余人次。這就真正實現了文物的社會意義。
             要實現博物館的價值,博物館還要創新展出方式,實現公眾與文物之間的對話。博物館是溝通歷史與現實、知識與公眾、博物館與社會的主要橋梁。要搭建這樣的橋梁,不能只是簡單的陳展,簡單的讓公眾從文物展品游移到文字說明,這樣的參觀方式,是難以完成公眾與文物展品之間的溝通的。要實現公眾與文物之間的對話,還需要豐富和拓展陳展的展覽主題、展出內容、展示手段和表現形式,充分發揮文物蘊含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讓文物本身講出故事,建設智慧博物館,實現互聯網+文物,讓公眾在博物館中得到更多的收獲和啟迪。
             博物館價值的實現是博物館安身立命的基礎。博物館惠及公眾,博物館吸引公眾,是豐富文化供給的體現,是提供更好更多的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要,也是博物館安身立命的基礎,是博物事業發展的前提。博物館如果變成死氣沉沉的“文物倉庫”,成為少數人的樂園,那博物事業就難以獲得公眾的支持。沒有了公眾的支持,博物館就會走進孤芳自賞的小天地,最終成為被公眾遺忘的角落,從而被社會所忽略。
             博物館不能辦成“文物倉庫”。博物館要面向公眾,要正視、引導、激發和滿足公眾的需求,博物事業才會迎來生機勃勃的春天!
          久久精品亚洲